牙买加体系亟待改革的原因
80年代遍布世界的金融自由化浪潮使国际金融领域发生了天翻地硕的变化,旧有体系更是难以规范和约束。
在牙买加体系下,“自由主义”的旗帆高高拱扬,自由浮动汇率制度和自由资本流动制度大行其道。在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进程中,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对汇率机制的改造,多数发展中国家也实行了管理浮动汇率制,不少发展中国家还承诺逐步向更具弹性的汇率制度转化。就资金流动机制而言,在多数国家实现了经常项目自由兑换的基础之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已礴端倪的条件下,仍然宜布要积极推进资本项目的自由化。然而一年多来的事实再次表明曾经给世界经济带来繁荣的现行国际金融体系已经落伍。事实证明,随着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的崛起,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金融市场规模的迅速膨胀,金融创新的多样化,现存的国际金融体系越来越不能适应全球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一,国际资本日益大规模地无序流动加大了金融风险,使人们对国际资本流动自由化提出疑问。70年代初为规避金融风险而推出的金融衍生工具发展至今已完全背离了其发明者的初衷,越来越成为国际投机资本青睐的高风险的投资工具。同时,巨额的投机资本游荡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兴风作浪,随时准备冲击任何一个金融体制脆弱的国家以牟取基利。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促使其成员国开放资本账户时,对自由化措施导致无序的资本流动、进而对国际经济秩序形成冲击的严重后果似乎缺乏深刻的思考,也没有有效的对策。为免受国际游资的冲击,马来西亚背离资本流动自由化的潮流,实行了外汇管制。这不能不令人怀疑资本流动自由化的现实性。
第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组织处理危机的能力有限。在这次亚洲金融风基中,IMF的巨额援助计划,对于稳定金融市场,阻止危机蔓延,加快经济改革等无疑起着一定的作用。如果没有IMF,经济衰退会更严重,损失会更为惨重,世界经济会受到更大的威胁。但其效率低下及负面作用同样显而易见。
第三,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演后,大多数发达国家采取了浮动汇率制,而新兴发展中国家大多实行固定或半固定汇率制。人们认为这样的汇率体制有利于灵活调整收支关系,主要币种的汇率将不至于再长期波动。但事实表明,不但发展中国家的固定汇率脆弱而经不起打击,发达国家的汇率波动也比预想的频策得多,波动的幅度也大得多。而且,一旦这种剧烈的波动危及到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关系、经济关系及政治关系,乃至社会生产力与财富积累,不能排除发达国家利用其世界性货币发行国的地位向发展中国家转嫁危机的可能性。
在每次危机结束后,如何防范危机的发生,如何有效地解决危机,都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反思的问题。在墨西哥金融危机后,人们把重点放在完善市场信息机制上。现在,问题的焦点集中在国际金融体系的构建上,特别是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督和管理以及完善系统的应变能力。所以,无论是国际货币经济组织还是国际货币体系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因此,世界各国的领导人纷纷提出对全球金融体系进行变革的意见,克林顿政府提出了建立新的国际金融结构的设想,主张建立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主导,22国集团和“马尼拉框架”为辅助结构的世界金融机制。而欧盟国家主张加强和改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调控功能,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改革使之能够在稳定和协调金融形势的行动发挥出“轴心”作用。我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11月18日在吉隆坡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就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发展和推动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提出三点主张:一、加强国际合作,制止危机蔓延,为受这场危机冲击的国家和地区恢复经济增长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二、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体制,确保国际金融市场安全有序运行;三、稼重有关国家和地区为克服这场危机自主作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