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中国资产证券化和结构性融资行业暨第四届中国资产证券化论坛年会”5月8日主会场上,多位行业精英就近年来金融监管趋严的大形势下,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方向、资产支持证券存续期管理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针对资产支持证券存续期管理问题,广发资管资产支持证券部总经理刘焕礼先生提出“存续期管理的能力是在监管的检查中一步一步完善的,存续期管理重要性凸显”,进一步地关于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管理人的角色和意义,提出以下三个重要观点:
1、ABS产品的宗旨是服务客户,服务实体经济;
2、监管部门重视ABS产品存续期管理;
3、ABS产品需回归证券化本质。
以下内容为广发资管资产支持证券部总经理刘焕礼先生在第四届中国资产证券化论坛上发表的关于资产证券化产品存续期管理内容实录,供各位同业学习。
主持人:资产证券化产品与传统产品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差别,它是通过一系列的交易文件构建起来的,现金流最终需要有管理,才能支付给投资人。管理人的角色特别重要,虽然之前并不被投资人所重视,但从现在的监管形式来看,需要越来越重视管理人在整个证券存续期间的管理。接下来,请广发资产管理(广东)有限公司资产支持证券部总经理刘焕礼先生与各位分享一下,管理人角色所承担的任务和工作的意义。
刘焕礼:谢谢主持人。我从事证券化业务以来,由投行部门转到资管部门,从2005年到2008年,是承销商加管理人的角色,偏重于承销商,从2008年到今天,偏重于管理人的角色。我今天有以下几点分享。
第一点,国内证券化十几年发展到今天,有几个观点需要达成共识,证券化金融工具要有自己的价值观。ABS产品的宗旨是服务客户,服务实体经济。从2014开始,资产证券化不是高高在上的金融工具,是服务实体经济的。
第二点,沪深交易所开始邀请甚至要求券商等中介机构推进客户、原始权益人参加证券化培训。我们作为行业中的从业人员,所做的每一单项目都可能深刻的影响着国内证券化的整个历程。这是我这些年来观察并和监管部门沟通发现的,比如最近一年多以来ABS逐渐是强监管状态,监管内部也开始加强学习,邀请从业人员去培训。最近协会也联系到我,参与起草对原始权益人检查的要点,可见监管部门不但对中介机构从业者监管,也开始重视加强对原始权益人方面的监管检查。这就是目前市场上发生的一些风险事件所促成的,虽然与市场的庞大体量相比,这几单风险案例,从概率上说是正常的,但是已经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
第三点,回到证券化的本质,在国内法律体制现状下,无论是信贷ABS还是企业ABS,其载体SPV、信托计划、专项计划都具有资产管理产品的属性,本质上都是一个信托。当然可能有不同观点,认为专项计划构不成信托的法律关系,但是都有资产管理产品的属性。最近出台的大资管意见虽然有豁免证券化适用的规则,但是对机构投资者豁免的程度、30%的集中度是否适用目前还没有明确答案,机构投资者还在等待监管部门的细则,从这一点来看,它具有资产管理的属性。
那么,除了筛选好项目、做好产品设计、投资者适当性及成功发行之外,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存续期的管理。在去年CSF年会上,我提出一个概念,证券化的资产管理从最开始筛选基础资产,到产品设计、沉淀现金流运作,比如REITs里面负债到现金流回款的管理,其实都是广义的存续期管理的概念。不论叫做投后管理、贷后管理还是存续期管理,证券化资产管理的概念是从开始筛选资产,到产品成立,再到存续期运作的整个过程,其中链条非常长。后端的工作刚才俞总讲到了,我再补充几点。
第一,要有专门的岗位。
第二,无论资产管理部门还是投行,做ABS都要有专门的制度流程,特别是投行指引要求券商的ABS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重新调整,要有统一的质量控制,所以要有制度和流程。
第三,要有系统,俞总刚才也提到了,我们率先开发了针对交易所的ABS系统技术支撑,这也是因为大量的存续期的现金流兑付靠人工基本上难以支撑。在这三点之外,我还想强调最重要的一点是理念,我在跨部门合作中发现与投行部门有很多理念的差异,这需要有跨部门协作机制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