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指望在股市的每个阶段都做对,只要对的时候比错的时间多就是成功者。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概率知识,只要我们成功的概率大就可以赢利了。如果说投资股票需要什么“书本”知识的话,概率是最基本的一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懂得一些数理统计的概念和方法,就更是锦上添花了。在高等学府里锤炼过的大学生甚至是教他们的教授们,在股市上的收益未必能好过那些市场里成长起来的“股林高手”,但同样素质和状态下的投资者,学过一些概率统计知识的人一定会有更高的贏利概率,这也是基金公司招聘分析师和基金经理人时,普遍要求有数理统计知识背景的缘故之一。
谈到概率,让笔者想起一个比喻。记得在1995年的时候,曾有一位海外归来的投资专家极力倡导长期投资,他解释说,在股市上投资获利非常简单,只要买人后长期持有就行了。也许是为了形象地表述,他把炒股与坐飞机去美国相比,他对投资者说,只要买好票,闭上眼睛耐心地睡一觉,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了,炒股也一样,买好了股票回家,等到丰厚获利时再抛掉,就这么简单。也许在非常成熟的市场上,这种长期投资的方法能够奏效,但对于刚发展十几年的深沪股市,笔者实在不敢苟同。原因就在于不同的概率意义。
试想,如果飞机坠毁的概率提升为5%,而且空中是允许换机逃生的话,那么谁还能闭上眼睛睡觉呢?肯定大部分人都会不停地在空中换机,即使是这位投资专家,也不可能在5%概率坠毁的飞机里闭着眼睛睡觉,一旦情况异常,会立刻考虑是否换机的。在现实中,飞机坠毁的概率小于百万分之一,而深沪股市中千余家上市股票中,至少有5%的股票面临摘牌的可能(指被*ST或PT),或能让投资者血本无归。可见,这两个事件的概率相差十分悬殊,由此导致判决的基本逻辑都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就不能得出结论说,操作上可以采用雷同的方法。
在做投资决策前,一个很基本的事情就是要估测一下,当前决策正确的概率有多大,错误的概率有多大,再与其带来的收益和损失联系起来,估算一下整个决策的预期收益水平。如果一项投资的期望收益小于零,那么就需要质疑一下这项投资的必要性。
一个想在股市里长期生存下去的职业投资者,应该保证自己的破产风险始终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或者说,必须确定自己投资失败而大伤元气的情况不太可能发生。那么,到底多少才算小概率事件呢?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从数学角度讲,没有十分明确的标准,或许是亿万分之一,或许是万分之一,但具体到投资决策时,实质上是一个风险承受力的问题。如果一个人一生的投资生涯为50年,那么,有些人认为,20年一遇的股灾是小概率事件,而有的人则要求自己能在500年一遇的股灾里幸存。最后,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字供参考。一般来说,选取有代表性的30只股票,比较均匀地构成组合,就可以在统计分布意义上具备了整体市场的风险特性,也就是说,在很大的概率上基本与大盘保持一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