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投资方法到投资之道——投资是以弱对强
与笔者喜欢将市场比喻为女人一样,笔者也喜欢将投资比喻为农业。投资与农业在许多方面是完全不同的,但在根本的一点上却是完全相同的,那就是靠天吃饭。市场就是投资的天,尽管农业的收成和投资的好坏,与农民和投资者的勤奋努力、智力等也是有关系的,但这种关系并不能左右最后的结果,还要同时受到大自然、市场力量的左右。这种状况提到哲学的高度来看的话,就是农业和投资的主体(即内因)对于结果的控制性较弱,而外部条件(即外因)对于结果的制约性较强,而在如驾车、读书学习、科研、工业生产、建筑等活动中,主体对于结果的控制性是较强的,受外部条件的影响较小,只要主体严格遵循事物的规律和有足够的努力,其目的是基本能够控制和达到的,但农业和投资却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正是因为农业受环境、气候等不可抗拒因素的影响很大,具有结果的不可控性,所以,经济学上将其称之为弱质产业,需要受到与其他产业不同的保护,这样,它才能获得与其他产业一样的社会平均利润率,才能更好地维持再生产以及相应的市场竞争力。这一点越是发达的国家表现得越明显,美国、欧盟、日本等,对本国农业制定了大量优惠政策,对农业的保护性补贴额非常高,中国也在几年前取消了农业的一切税费。可惜,与农业性质一样的证券投资,是不可能获得农业那种保护和补贴待遇的,因为证券投资本质上是一种权益流动,不直接创造财富,主要是参与财富的再分配,而且再分配后的财富也完全归个人所有,并不像农业那样属于整个社会的基本生活物质,因此,对于证券投资的弱质性、不可控性缺陷,只能靠投资者自己去把握和克服。
其实,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投资者相对于市场都是弱者,而且这种弱者的地位是永远改变不了的,这一点如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不管人类多么强大,在大自然面前永远是一个弱者,当地震、海啸、水灾、旱灾、生态失衡等自然灾害发生时,人类依然无可奈何。可是,许多投资者却不能充分地认识到投资这种以弱对强的本质,反而认为人类是自然之灵,因而完全可以战胜市场,其中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其一,认为自己特别聪明,能完全窥破市场的秘密,能找到对付市场的技术或方法,于是,穷其一身、千方百计地寻找、探索战胜市场的秘诀,而结果无一例外以失败甚至悲剧收场。或多或少地有这种想法和欲望的投资者特别多,笔者仅举出两个经典例子就够了,一个是前面讲过的江恩,一个是杰西·利维摩尔,即《股票作手回忆录》主人公原型(书中所述事件与实际情况几无差异),两人都是绝顶聪明的人物,都创造过神奇的盈利记录。江恩的事迹已经讲过了,利维摩尔也是同样了不起。20世纪初,年纪轻轻的利维摩尔,通过投机股票和农产品期货赚了几千万,曾留下两项著名的纪录,即一个月中赚取1000万美元和三个小时赚进20万美元,这在当时被人们视为一个天文数字,因为那时的美国人的年均收入不过才1000美元。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们两个是关系密切的同时代人,江恩和利维摩尔有过多次交往,而且,当1934年利维摩尔再次破产时,江恩还曾经资助过他,从而使利维摩尔渡过危机,卷土重来,并赚了很多钱。可是,江恩在他的《华尔街45年》里,却是这样评价利维摩尔的,“利维摩尔的一个弱点是,他除了学习如何赚钱以外,什么都不学。他从不学习保住钱的方法,他贪心,有权力欲,所以,当他赚了一大笔钱时,就不能稳妥地交易。”“他试图让市场跟着他的意愿走,而不是等待市场或顺着自然的趋势。利维摩尔在赚了许多钱后自杀了,死的时候实际上已经破产。为什么利维摩尔赚了几百万美元却不能保住财产?这是因为他每次都同样贪心,同样欲图权力,希望成为大人物并操纵市场。他想要支配一切,没料到天有不测风云,意外确实出现了,而且总是出现,因此,结果是他最终输了钱。”而《股票作手回忆录》的作者,则模拟利维摩尔的语言说道,“根据我身为股票作手几十年的经验,我相信没有个人可以始终一贯地持续击败股票市场。”而利维摩尔的原话是这样说的,“你可能是一时的国王,但你永远无法打败市场。”但不管怎么样,他等于用自已的亲身经历,验证了市场不可战胜的真理。
虽然江恩的结局要略好于利维摩尔,因为他在交易中有着较强的克制力,并且十分强调止损的重要性,但江恩在其预测体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战胜市场的强烈欲望,绝不亚于利维摩尔在操作中战胜市场的欲望。可是,这两个人的崇拜、模仿者一直很多,其实他们的投资思想和方法,从根本上看是错误的,他们的结局也是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看到或不承认投资者在市场面前永远是弱者的残酷现实,即使他们嘴上也说过市场不能战胜的话,但骨子里还是把自己看成能战胜市场的强者,具有一种强烈的堂吉诃德式的、幼稚的英雄情结。
其二,认为自己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据此可以操纵或战胜市场。这固然有一定道理,而且确实也有一些个人或机构成功地操纵过市场,但是,这种资金实力上的强大是相对的,只是针对资金分散而弱小的散户而言是强大的,可针对整个市场而言,哪怕资金再大,依然是弱小的,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同样逃不脱失败的命运。这方面的例子就更多了,本书第一章就举过三个著名的例子,像德隆系、中科系也是众所周知的例子,因此,也就不必要再举其他具体例子了。
总之,逆市场而动,企图依靠资金或其他实力战胜市场的操纵者,可以成功于一时,但最终必定以失败收场。不少人将索罗斯也看成市场的操纵者,或者认为他的巨额财富是靠操纵市场而得来的,这是不正确的。索罗斯确实能调动很大的资金,其投资方法与操纵也有相似之处,但除了某些带有政治因素的投资外(要知道索罗斯有着浓重的政治情结),在他完全出于经济考虑的投资中,无论从其动机还是投资依据看,都不能说是操纵,而是他深刻地认识到了社会和市场的体制性、政策性、结构性缺陷及其必然变化并加以利用的结果。
既然投资者在市场面前永远是弱者,是不是就不能取得投资的成功了呢?并不是这样,就像人类与自然相比是弱者,但人类照样可以取得各种伟大的成就一样,而投资大师的成功也同样证明了这一点,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弱者,还在于作为弱者的投资者怎样应对强大的市场。
在这方面,其实我们的老祖宗早就为我们提供了现成的答案,那就是以静制动、以守为攻、大智若愚。在中国典籍和历史中,有关以弱胜强的哲学、思想、策略、方法、案例数不胜数,道家、兵家、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其中的三家杰出代表,老子的《道德经》、孙子的《孙子兵法》、毛泽东的战争艺术,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优秀和最有价值的市场哲学、投资哲学,真正读懂了这三个人,其作用绝不亚于学习巴菲特和索罗斯,巴菲特其实就是老子的化身,索罗斯就是孙子的再现,甚至有几分毛泽东的影子。
由于这方面的内容实在是太丰富又深奥了,怎么说也都是表达不尽、论述不全,还是投资者自己去慢慢思考和体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