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指数H股添力
根据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公布的2008年9月恒生指数调整结果,恒生指数成分股没有变动,数目仍为42只。
随着国企股(H股)的加盟,恒生指数成分股数目逐渐增多,内地股市的走势对港股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创立于1969年的恒生指数,是香港市场最具影响力的指数,由恒生银行的全资公同恒生指数服务有限公司编制管理,人选的成分股即所谓的蓝筹股。
恒指在创立时只有30只成分股,其后增加至33只,市值一般占香港市场市值(除H股外)的70%左右。创立初期成分股皆是英资公司,进人20世纪80年代,英资公司逐步淡出,华资企业唱起主角。90年代引人红筹股(即由中资企业直接控制,或35%的股份由中资金业控制的公司)后,内地公司在恒指中的比例开始上升。
恒指服务公司一直以H股公司的股份并非全流通而将之拒于蓝筹股门外,自然也就不会将其选入恒指成分股。不过,随着H股逐渐增加,恒指对市场的覆盖率和代表性明显下降。在2008年建设银行以全流通形式上市后,面对陆续登陆的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巨无霸”。恒指服务公司着手进行了改革。
2006年6月,恒指服务公司修改恒指编算方法.将恒生指数的计算方法由总市值加权法改为以流通市值调整计算,并为个别成分股的比重设定上限。具体操作是:在编算指数时为每一只成分 股设定一个流通量调整系数;每只股票的比重上限设定为15%;成分股比重上限和流通量调整系数将定期调整。这样- -来,即使流通市值再大,也不能完全计人指数减少了指数被个别大市值股票左右的可能性。
由于此前是用总市值加权法计算,为了尽可能减低新计算方法对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采取了渐进式实施办法,即2006年9月8日收市后,老成分股仍按总市值加权法计算,只是将每只股票的比重上限设定为25%; 2007年3月9日收市后老成分股实施三分之二的流通调整,同时将每只股票的比重上限设定为20%;2007年9月7日收市后,就将实施全面流通调整,每只股票的比重上限也将设定为15%。加人恒指的新成分股,如建设银行,将直接实施新计算方法。
与此同时,恒指服务公司宣布,以H股形式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只要符合条件便会考虑纳入恒生指数。
2006年8月11日恒指服务公同宣布,建没银行(00939)加人成分股组合,由此,在恒指面世37年后出现了首只“染蓝”的H股。紧随其后,中国人寿、工商银行、中国石化、中国银行、中国神华.交通银行、中国平安中国铝业、中国石油等也相继加人。
恒生指数42只成分股囊括了在香港各行业最具代表性的公司,作为蓝筹股,它们的普遍特性是具有行业代表性、流通量高、财务状况良好、盈利稳定、派息固定。恒生指数目前下设4个行业分类指数,即金融.公用事业.地产和工商业。其中,金融股11只、公用事业股3只、地产股6只、工商业股22只。
根据恒指服务公司统计,截至2008年9月,恒生指数12个月平均市值涵盖率为66. 55%。
随着越来越多重景级国企股登陆香港市场,国企股对港股市场的主导作用也将越来越强。有市场人士表示,内地政策及经济表现对港股的影响肯定越来越大。大市未来除反映全球经济,还反映内地经济。投资者需要顾及内地市场的动向,再不能只留意外围市况。
小贴士:
恒指成分股选取规则
选取范畴:恒指成分股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作第一上市的公司为选取目标。以H股形式于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如符合以下其中一种情况,也将考虑纳入恒生指数:该H股公司的股本以全H股形式于联交所上市;该H股公司已完成整个股权分置改革,且没有非上市股本;新上市的H股公司没有非上市股本。H股公司只计算H股部分的股份,并进行相应的流通系数调整。
挑选标准:公司市值及成交额之排名;不同行业在恒生指数内所占的比重能反映大市分布;公司的财政状况。
调整频率:每季度调整一次。调整时间为每年3月、6月、9月、12月的第一个星期五收市,下一个交易日开始生效。一般提前一个月左右发布调整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