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理财>投资者的敌人> “控制幻觉”是什么?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

“控制幻觉”是什么?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

2018-12-26 19:44:49  来源:投资者的敌人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8分钟的时间

“控制幻觉”是什么?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

时间:2018-12-26 19:44:49  来源:投资者的敌人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下面的话题涉及心理学中的一个 常用概念,叫作“控制幻觉”。讲到控制幻觉,心理学里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假设我们玩轮盘赌,扔一个球进去,落在红色还是黑色,单号还是双号,可以选择下注。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大家想一下,你是愿意让庄家帮你扔那个球呢,还是自己扔(该实验对抛硬币、掷骰子、抽纸牌也同样适用) ?绝大多数人都愿意自己扔,对不对?其实大家都知道,在不出老千的情况下,无论是你扔还是庄家扔,对结果都没有影响,赚钱还是赔钱的可能性是不变的。但是儿乎所有参加实验的人都希望自已扔那个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控制幻觉。人们天真地以为,控制了赌博过程,就可以控制赌博的结果。

“控制幻觉”是什么?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

于是就有心理学家在赌场里做了以下这个实验。你可以选择自己扔球,但是你要付钱,你愿意出多少钱去购买这个自己扔球的权利?请大家自己思考一下。再假如你预期能赚100元,又愿意花多少钱来购买这个权利?

实验表明,大家的选择大概是15~20元,也就是预期盈利的15%~20%。这反映了人对于自已能够控制过程的权利的看重程度。在股票交易中其实也有类似的情况。国内许多投资者,当然其中可能有很多是离退休的职工,愿意整天坐在营业部里看着大盘,或是整天盯着互联网上的实时交易信息,俗称“盯盘”。有些投资者甚至因此得了腰椎病、颈椎病,牺牲了自己的健康。很多投资者自己也不知道在这个控制的过程中,到底获得了什么新信息。大家愿意去看、去了解,自认为控制了这个过程,投资表现就应该会好一些。在这点上,不只是散户,有些专业的交易员也是一样,因为有这种控制幻觉,交易员和投资者们就会特别喜欢“参与”到投资决策里面。但不幸的是,往往大家看得越多,越容易产生盲目的自信,适得其反。专业围棋运动员中流传一种说法, 叫作“长考之后出昏招”。电影《功夫熊猫》里也有一句台词,叫作“人往往是在想躲开自已宿命的路上撞上自己的宿命的"。这两句话传递了相同的意思。

有些时候,最方便的选择未必是最好的选择。我们能掌握决策的过程,却不能控制决策的结果。然而,对过程掌握得越多,反而越有可能让我们产生错误的成功幻觉。跟大家分享一个 有趣的现象:在美国,很多家庭是没有信用卡的。考虑到整个社会的金融发达程度,这成了一个经常被大家调侃甚至批评的现象。反观中国,现在很多年轻人只要一工作, 就先去银行申请信用卡,每个月先把工资花光,再把信用卡刷爆,推迟一个月还款,这已经成了“月光族”的标准生活方式。

为什么美国的很多家庭都没有信用卡?因为信用卡消费太便捷。很多家庭都发现,使用信用卡消费,会让你买很多并不需要的东西。美国家庭为了控制消费,索性卡住消费的源头,不用信用卡。研究表明,与刷信用卡相比,写支票虽然也相对比较便捷,但却会让消费者在买东西时更慎重一些。

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赌场里,过去,当赌客在老虎机上赢了钱时,硬币哗哗掉出的声音非常悦耳,使很多人都因此愿意去赌博。为了降低赌客的赌博心理,现在拉斯维加斯的赌场都用一张电子卡,赢的钱和输的钱都在这张卡里面了。这样一来,赌客从赢钱时硬币掉落的声音里获得的快感就减少了,赌博活动也明显减少了。由此看来,背景和环境对于人对消费和风险的厌恶程度有很大的影响。我们都知道,投资需要承担风险。投资者为什么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受到做决定的环境影响,导致投资者草率地做出决定。

还有另外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美国的公路和小机场很发达,所以如果你想要去的地方在200-400英里的距离内,那么你既可以乘飞机,也可以开汽车。大多数人都喜欢自己开汽车,其中一个原因是觉得坐飞机不如自己驾车安全。但是,美国交通部的数据表明,高速公路上的交通死亡率是乘坐飞机死亡率的8-9倍。大家可以想想上一次发生在美国的大型商用飞机坠毁事件是什么时候? (答案是2013年7月6日,韩国韩亚航空公司班机在IH金山机场降落中发生事故。)可是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是天天都在发生的。但是很多人觉得自己开车时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更安全。其实,命运还会掌握在撞你的人手中,万一别的司机驾车撞了你怎么办?

投资也是一“样”,你首先要了解风险在哪里,如何控制风险。而对于散户而言,投资流程没什么好控制的。当今资本市场出现了越来越多基于高频算法和计算机模型的投资策略。很多基金在投资过程中甚至不需要人的参与。由此可见,“盯盘”和频繁操作不但不是投资获利的必要条件,甚至可能是降低收益、摧毁财富的便捷之路。

巴非特就是这方面一个正面典型。他有明确的投资目标和投资理念,不受环境的影响,在大家都追逐互联网股票和复杂的CDO.CDS产品的时候,他没有随波逐流,而是投身公益慈善活动。等到泡沫破裂,大多数投资者被市场打败的时候,巴菲特才以救世主的身份参加到派对里,赚个钵满盆满。2009- 2010年他低价收购高盛公司的股份只不过是他贯“游手好闲”式的投资风格的反映。

刚才的这些例子都是给大家提醒,越是成功的投资者,越是自信,但你一旦变得自信的时候,投资决策就可能会变得草率。不负责任的交易会把你的业绩拉低。我们前面讲到的过度自信是投资行为偏差里最重要的现象。在后面几章我们还会继续讨论。不只是散户投资者,公司的高管也一样会过度自信,后面的章节中,通过收购兼并的案例,我们会看到,很多时候公司高管过度自信的程度与普通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股票知识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上市公司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相关栏目推荐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5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