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市场上流行的“把所有股票都当成通货膨胀对冲工具“的观念,将为敏锐的投资者开辟新的投资渠道。
在这个时候,罕见的机遇到来了,对于那些难得一见的真正的成长型企业。也就是那种真正具有通胀保值功能的股票价格,却在浪潮般的抛售中不断走低。在正常的股市大跌期间,虽然所有股票都会在衰退期跌价。
但却只有那些真正优秀的股票,才能在市场全面复苏时出现大幅反弹。总之,在60年代结束之前,投资者极可能普遍接受这样的认识: 越来越严重的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而进行任何类型的投资,最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就是如何抵御通货膨胀这种巨大的力量。
但到了那时,投资者对投资保值机制的认识程度也许是今天无法想象的。他们将会发现,任何一种能在非通胀时期表现不凡的股票,都具有真正抵御通胀的能力。
人们将意识到,促使股价上涨的力量与货币购买力的下降动力之间,并不存在直接联系。与此同时,我们还将认识到,除了股票在经济衰退期跌价这个原因,投资者没有任何理由为抵御通胀而草率买进股票。选择买进股票的种类是非常重要的,同时,现金真实价值的萎缩却是渐进的,因此,在合理的买进时机到来之前, 要有必要,即使等上几年也是值得的。
但投资者要在这方面获得足够的技巧,也许并不那么简单,甚至很可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60年代初、投资者也许要经历一段相当沉重的挫折期,让自己痴迷于“所有股票都是通胀对冲工具“这样的谬论。
明智的投资者更可能思考现有投资的内在吸引力,而不是仅仅因为它们可以作为规避通货膨胀的可选手段,就可以按不正常的价格予以抛售。当然,在市场普遍觉醒之时,投资者也许还真的会得到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买进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