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信托投资领域也存在着威胁。目前,开放式信托基金正处于快速增长的态势,这让那些不负责任的人理所当然地认为:牛市能保证一切都平安无事。事实上,股东在任何时候都有权按清算价值赎回股份,这就有可能在牛市时给自己带来麻烦。
在出现投资者大批赎回份额的情况时,就会迫使投资基金抛出大量资产来筹集资金,因此,在市场已经出现下跌时,就会导致清算价值或者说赎回价值进一步下跌,以至于让其他持有者感到恐慌不安,从而急于抛出投资,抽回现金。同理,这又造成更多的资产变现行为,从而进一步打压股价,形成一个让更多投资者抛股变现的恶性循环。
至少我们可以在理论上认为,这种自发形成的螺旋式下跌可能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实践中, 50年代的牛市并没有带来任何严重的问题。但就整体情况看, 50年代的牛市似乎有点反常的味道。如果60年代出现更大或是更长的牛市,开放式信托基金是否会失去投资者,出现规模萎缩呢?
我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但如果仅仅因为是过去10 年没发生过这种事,就可以断言将来也不会发生,我相信,这样简单的论证是靠不住的。大多数信托投资基金的持有者,对手中信托股份的未来预期都是极有信心的。
但我认为,大多数信托管理公司并不能实现这样的预期,可以肯定的是,很多信托基金投资组合的收益能力都趋近于市场平均收益率,也就是说,既不可能带来异乎寻常的收益,也不可能招致不可接受的损失。
在同时涉及诸多股票的情况下,某些信托基金的平庸业绩必定要抵消其他信托基金的超额收益。即使大多数信托投资都能给投资者带来可以接受的结果,但考虑到这种“内在稳定器”的作用,只要还没达到投资者的乐观预期,就有可能造成失望情绪的墓延,于是,抛股变现的情况也会愈演愈烈。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很多信托基金就会鼓励投资者抛股变现,这又会让整个局势进一步恶化。但我认为,这种做法显然是在欺骗那些涉世不深的投资者。因为它关系到资本利得的分红问题。
所有投资者都知道,资本利得(在税法上,它的含义是达到6个月或6个月以上投资所实现的收益)所得税率仅仅相当于经常性收入税率的一半,而且在实践中也很少能超过利润的25%,实现资本利得的信托投资基金可以依法把这部分税款转嫁给投资者。
而他们自己则可以从利润中抽走红利。这些红利对投资者而言非常有吸引力,因为它的税率要远远低于其他投资收入的税率。
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这样一种体系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呢?减税让抛售成为明智的策略,并且股东也认为股份售价超过整体市价的那部分才是真正利润,说起来,这并无不妥之处。但遗憾的是,这种现象很少发生。股东肯定喜欢这种低税率的红利,他们永远也不会嫌红利分得太多。基金销售员也深知盈利分红的卖点对市场销售非常有效,这让他们对这种红利的需求与股东一样强烈。
在市场大盘整体上涨时,基金市价与市场同步上涨。在支付资本利得之后,把税后余额再投资于能实现增值的其他项目。但基金已经以盈利分红形式向投资者支付了利润。因此,基金可用来进行再投资的剩余资金,就是收入扣除红利之后的余额。
由于此时的股价已经随市场大盘出现上涨,基金能买进的股票数量肯定要明显少于以前拥有的股票数量。因此,除非能在极端情况下认为待购入股票的收益确实好于卖掉的股票,否则,这些资本利得将非常类似于按本金支付的红利,真正投资意义上的红利,而不是会计上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