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在选择真正能防范通货膨胀的股票时,投资者遵循的规则应与我在《怎样选择成长股》一书中所概括的规则完全相同。
这也就是说,一家企业拥有卓越管理能力,它能通过研发或其他方式实现每股收益的持续增长(扣除经济周期波动性的影响),这样的企业就是我们的搜寻目标。当然,投资者还需要关注:公司的管理层是否能保证这种增长的持续性,是否能培养年轻管理者用同样的基本政策来巩固这种增长。
因此,如果你能在大多数投资者充分意识到这种情况之前买进这些股票,就不会错失良机。你一旦买进,无论价格涨到多高,只要公司还坚持原有的政策,就不要轻易卖出。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你不仅拥有了一种有效的通货膨胀防范工具,而且还能实现意想不到的收获。
即使是这家公司不同寻常的特性已经为投资者所公认,买进他们的股票,也一样会给你带来真正的通货膨胀保值手段,只不过收益会略有减少。相比之下,投资于一家平庸的公司,尤其是在很多其他投资者竞相买进抬高所有股价之时,你根本就没有能抵御通货膨胀的手段。很多人也许会问, "就算大多数股票都无法完全抵御通胀,但它们是否多少可以提供一点保护呢? "毕竟目前的通胀的萧条期并不长,经济复苏也很快。
这些难道不利于为所有股票创造更大的收益能力吗?这种收益能力的改善,难道不会带来足够的增值,至少可以补偿部分货币贬值所带来的损失吗?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 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证据可以证明它。
我反而很怀疑按50年代的发展趋势和金融界的普遍观念,股票(而且也只有股票)是否是抵御通胀侵袭的避风港,我们对这些问题是否给予了过多的关注。要知道,投资者一向对硬币的另一面视而不见,换句话说,通货膨胀会在有利于股票的同时也在损害着股票。
价格越上涨,完成相同经济业务所需的货币就越多。设想一家公司效率高到只用最少的存货就可以对客户需求作出快速反应,这样,每一轮价格上涨都意味着,公司必须留出更多的资金来维持等量的原材料、在制品和库存成品。
请记住,除了在会计上,它们一般都不属于流动性资源(在财务会计中,原材料、在制品和库存成品一般都被看成是流动性资产,费雪认为这些资产的流动性并不强。一译者注),相反,它们代表着企业必须随时保存的额外投资,因为要保证现有的生产经营规模,企业就必须维持相应的最低存货。同理随着价格的上涨,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资金转换为应收账款。
总的来说,厂房和设备是消耗企业资金最重要的原因。在这些机器设备和厂房建筑中,某些因寿命较短而先失去使用价值,而另一些的寿命则可能相对较长。但所有设备和厂房终究都会有一天完全丧失效力。当然,企业折旧率的确定取决于税收机构对各项资产使用寿命的估计。但现有陈旧不合理的折旧税法却只允许按历史成本而不是按资产重置成本对这些资产计提折旧。
因此,在通胀期间,所有企业都会在厂房设备上出现持续性的资金流出和损耗。这最终会累积为一个巨大的差额,这个差额代表了这些资产计提折旧的账面价格与真实重置成本之间的差异。从股票投资者角度看这个问题,只有一种保护措施才能避免通胀带来的资金损失。这就是,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具有赚取稳定递增的利润的能力。
这种利润的递增往往是因为现有业务的扩张或是在相关领域开拓新业务。一个企业要在通胀条件下保持发展,就必须以这种实际的利润增长作支撑。毕竟企业除了要保证原有业务所需资金外,还要为新业务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管理者在业务选择上具有非凡的能力和准确的判断力。拥有这般管理能力的企业,往往能在非通货膨胀时创造出最有价值的投资机会。反之,如果企业管理者平庸无能,它的股票也就不太可能具有抵御通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