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势分类
走势分类有好几种,假如按照走势性质和方向分类的话,走势分类可划分为上涨、下跌及盘整三种。
如果按照级别大小或包含关系进行分类的话,则可分为五种基本形态元素,即笔、分型、段、中枢与趋势。
如果按照走势类型进行分类的话,那么,在相同的走势性质中,即使是同一阶段的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的不同时候,都会出现多种不同分类的走势类型。
第一种分类情况是,假如所有个股都是从沪指998点(2005年6月6日)开始出现走势的转折,并且进入上涨走势的,那么问题在于,在未来的上涨过程中,相同时段内、不同品种在同级别走势中,所构造出的走势形态却会出现较大差异:有的是上涨段,有的是上涨中枢三段,有的是狭义的趋势五段。
第二种分类情况是,譬如同样为沪指走势,从3478点(2009年8月7日)开始起,进入长达五年之久的下跌趋势构造中,问题在于,同样的沪指大盘周线级别上,在这五年期间,出现了几轮下跌、反弹、再下跌的走势,无论哪轮下跌或者上涨,其内部走势形态构造都不完全相同:
有的是完整的下跌五段趋势构造(2009年8月7日~2009年7月2日);
有的是完整下跌七段趋势构造中(2010年11月12日~2012年11月30日);
有的则是完整的中枢三段走势构造(2013年2年8日~2013年6年28日)。
这三轮下跌走势在形态上不尽相同,即选择了不同的走势类型完成各自的下跌形态的构造。不仅如此,在图中每一个下跌走势(详见图中标示的奇数段)或者上涨走势(详见图中标示的偶数段),其内部走势形态构造也不尽相同,也是各自选择了不同走势:类型完成各自之构造。如图所示。
由上所述,按照走势类型的分类,走势可以是单纯一段,也可以是三段式的中枢,亦可以是五段式的趋势,又或者七段式,甚至九段式的趋势,等等。更有甚者,在实际情况中,相同的走势类型,例如中枢三段又可以各自分为好几种走势类型。以图中第三轮下跌走势的中枢1、2、3段为例,该图中的第3段底分型的最小值比第1段底分型值要小。但这只是一种中枢走势类型的分类,实际还会存在第3段底分型值比第1段大的情况,自然也会有二者相同的情况。换句话说,这种中枢走势的类型,都可以至少分为三种,区别无非在于3段比1段是小、是大,或者相等。
综上所述,对于走势类型的分类,可按照同性质走势,按照不同的形态元素展开划分,各自又可以分为多种不同走势类型。然后再对同性质的分型进行分类,也可以分为许多种不同类型的分型。
如果按照走势结构进行分类的话,同性质走势,根据各自主导力之大小情况,从而决定了如下分类:即段式、三段式、五段式、七段式、九段式、十一段式,等等。实际上,走势结构的分类,是由于主导力量之合力与分力博弈大小决定的。例如:
如果某主导走势性质的合力为超级强势,分力极度弱小,那么,走势结构往往会为简单的一段式,或者一个上涨段,或者一个下跌段。
如果主导走势性质合力较为强大而分力较弱时,那么,基于分力会做至少一轮反抗,从而形成中枢三段式结构。
依次类推,分力越来越多时,破坏段出现频率会越多,从而形成五段式、七段式,九段式,甚至十一段式的走势结构。
最后,根据以上几种的走势分类情况看,走势分类的概念在形态学的运用原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且会起到关键作用。可以说,它是形态学运用原理的基本准则与核心。结合形态学之未来走势推导功能,走势分类运用的功能性则完整且具体地显现出来。
(二)走势分类的运用原理
通过以上各种情况的走势分类,我们发现,如果将其运用到实际中,是以下流程。
当我们对历史及当下走势做完客观的分解后,接下来是推导未来走势的各种情况。例如,根据走势分类的性质与方向划分,确定未来走势的性质是上涨还是下跌,或者横盘等分类推导。当然,如果能确定未来走势会选择以上三种走势性质分类中的某一种的话,那么,必然还要对当前走势完整性做出研判,必须确定当前走势是否已经结束。此时,要根据形态元素的分类,先来确定分型元素出现。如果确定分型出现,即意味着走势要出现转折或改变,那么,接下来要对未来走势类型和走势结构进行推导。如果没有出现分型或走势并未见完整,则继续等待,直到出现为止。对于走势类型和走势结构的推导,至少要先看到当下已经走出或者构造出了某些形态之后,才可以据此做推导。而且此时提前做任何主观的预测都是不可取的,精确和具体的走势是难以绝对推导出来的。至于具体运用之法,可以参照前面所列示的各种形态元素的完整分类图,结合起来理解和使用。
以上流程实际是走势分类的运用原理,可是在实际之中,我们至少还得经历几轮上涨或者下跌的完整趋势构造后,才能够真正掌握该概念的运用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