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的合成生物不是“横空出世”,而是“卷土重来”。
早在2021年合成生物行业就迎来一次爆发,像Amyris、Zymergen,国内的华恒生物、凯赛生物的市值都实现了飙升。
但合成生物企业都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从研发到量产的难题,二是选品能不能赚钱的问题。
所以短短一年时间,不少公司都从合成生物的浪潮中退去,留下的也只有像凯赛生物、华恒生物等能够找对产品方向并实现量产的公司。
经过前一轮的爆发,目前合成生物产业的进展如何?
合成生物技术在环保、医疗、食品制造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空间,目前在化工领域的应用发展速度较快,生物基塑料、生物基材料和生物能源为当前主要的发展方向。
其中长链二元酸为合成生物学的成功商业化产品之一,主要作为单体用于合成PA612、PA1012和PA1212等长碳链聚酰胺。
聚酰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尼龙,相比于短碳链尼龙,长碳链聚酰胺具有稳定性好、耐磨损等突出优势,被应用于汽车零件、深海石油管道、粉末涂料等领域。
预计到2026年,包含长链尼龙在内的全球特种尼龙市场规模将达到36亿美元,2018年至2026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5.3%。
除用于生产长碳链聚酰胺以外,长链二元酸在金属加工液、热熔胶、香料等精细化工领域和长效降糖药等医药领域也存在需求。
由于十二碳以上的长链二元酸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化学法合成路线长,反应需要高温高压,对催化剂要求严格,因此在工业规模上的长链二元酸品种较少,只有十二碳长链二元酸等少数品种。
因此利用微生物的特异性转化能力,在常温常压下转化正烷烃或脂肪酸生成相应的长链二元酸成为新的方向。
而目前凯赛生物已经实现了生物法长链二元酸及生物基聚酰胺的量产,且产能已达11.5万吨,像其他公司新日恒力、清江石化也有产能布局。
那么作为合成生物的龙头企业,凯赛生物都有哪些亮点?
凯赛生物是全球最大的长链二元酸供应商,且已与杜邦、艾曼斯、诺和诺德、赢创等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商业合作关系。
技术型的管理团队是公司的一大亮点,董事会成员具备合成生物学、细胞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的研发背景,从而对合成生物行业具有足够的判断力及实践经验。
从业绩变动来看2023年由于下游需求疲软及产品价格下滑的影响,凯赛生物营收仅实现21.14亿元,同比下降13.39%,归母净利润为3.67亿元,同比下降33.75%。
从细分业务上看,凯赛生物的主营业务主要分为两大块,分别是长链二元酸和生物基聚酰胺,其中长链二元酸的收入占比达到90%。
公司目前拥有生物法长链二元酸11.5万吨产能,是全球唯一可以量产DC10-18的企业,全球市占率达到80%。
2023年公司的长链二元酸业务呈现价跌量升的态势,受下游需求疲软的影响,长链二元酸均价同比下降10.95%至3.18万/吨。
但是由于2023公司太原4万吨癸二酸生产线顺利投产,助力了市场开拓,使得公司长链二元酸的销量同比增长2.22%达到6万吨,产销率仍有91%。
目前公司的癸二酸业务还处在推广期,毛利率较低,使得2023年公司长链二元酸业务的整体毛利率较2022年下降了2.83%。
但是全球癸二酸的需求增长较为稳健,目前11万吨的需求规模明显高于7万吨的DC11-DC14,同时随着化学法癸二酸和生物法癸二酸的价差逐渐缩小,从品质、成本和环保方面考虑,凯赛生物的癸二酸业务发展空间巨大。
2024年第一季度随着下游对长链二元酸的需求改善,公司也加大了产品销售力度,癸二酸产品客户份额进一步提高,使得公司业绩有所改善,营收同比增长35.4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3.25%。
在生物基聚酰胺业务中,公司的产品单价在2万元/吨左右,较市面上的主要PA66价格低20%左右,价格优势明显。
2024年公司与韩国3P.COM公司设立合资公司,专注于生物基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应用合作,包括氢气储存和运输、城市空中交通、风电叶片等领域,此次合作将加快公司生物基聚酰胺业务的推广。
由于公司的生物基聚酰胺业务的下游需求尚未得到较大规模开发,毛利率仍为负,但所占收入比例仅为7%,所以对公司的整体营收变动影响较小。
未来合成生物技术的赋能点是什么?
由于合成生物技术的四个关键步骤需要被反复修改验证才能达到理想的应用效果,所以AI大模型的应用会大大提高研发的准确性,降低研发的成本,且能加快实验和学习的进程,缩短实验时间。
目前凯赛生物已经入股分子之心,借助分子之心自研的AI蛋白质优化与设计平台MoleculeOS推动合成生物学产线升级和新品研发。
总结一下,合成生物技术相较于传统路径具有众多优势,并且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其中化工领域是发展较快的方向。
目前凯赛生物生产的长链二元酸和生物基尼龙已实现量产,长链二元酸市占率达到80%,同时公司引入了AI技术,大大提高了合成生物的研发效率,未来发展空间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