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北读财报:教你一招,投资也可以很简单
赚到钱是我们做投资的根本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赚钱是做投资的全部,投资的过程本质其实是一个不断学习、提高认知的过程。
今天发现了一本好书,是吉姆.柯林斯的《飞轮效应》,去掉目录和附录不到100页的小册子却能把复杂的理论讲的很通透。
那么什么是飞轮效应?为什么说做投资就是在寻找企业的飞轮效应?今天就教你一招,投资也可以变得很简单~
一、什么是飞轮效应?
什么是飞轮效应呢?有意思的是《飞轮效应》这本书并没有给出该效应的定义,而是用了大量事例来说明。每个人对飞轮效应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我们来看三个成功企业运转飞轮的例子。
1.亚马逊的飞轮
作为互联网时代最成功的也是最持久的企业,“国际版淘宝”亚马逊的底层运营逻辑是这样的:首先通过降低平台上的产品价格来吸引更多顾客,随着消费者访问量的提高第三方卖家会选择入驻,这就为亚马逊提供了更广的渠道和更大的规模,规模效应让亚马逊可以压低成本继续降价,这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就是亚马逊的飞轮。
2.英特尔的飞轮
作为一代芯片巨头,英特尔的飞轮是这样转的:首先投入资金开发最新的芯片,在竞争对手赶超之前将新的芯片设置高定价,随着新芯片的产量增加形成规模效应降低单位成本,这样即使在对手赶超上来自己被迫降价时也能保持高利润,最后将高利润投入下一轮芯片研发,形成一个良性的闭合循环。
3.Giro公司的飞轮
做自行车头盔的Giro公司也有自己的飞轮:首先研发出新产品并让明星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它,这样就能激励业余爱好者以及大众消费者购买自家品牌产品,从而Giro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可以支撑产品的高定价,公司利用高定价获取高利润,最后将高利润投入到新产品的开发之中,形成一个循环飞轮。
看完以上三个例子之后,相信各位对飞轮效应有了一定的理解。一个企业可以看作是一个系统,系统中的要素都是相互衔接的,如果企业能将一部分关键要素首尾相接,形成一个因果驱动的闭合循环并不断运行,这就将成为推动企业走向成功的飞轮。
二、做投资就是去寻找飞轮
那么从我们投资者的角度看,寻找可以永续经营的好企业去做长期价值投资本质就是去寻找企业内在的飞轮
根据企业构建飞轮的步骤,我们可以归纳出几个寻找企业飞轮的步骤:
1.列举出标的企业已经实现的一些重大的、可复制的成功以及企业过去经历过的巨大失败。
2.对比上述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尝试归纳出企业有哪些可以组成飞轮的构件。
3.利用归纳出的构件(4-6个)草拟出一个飞轮。这个飞轮必须是闭环的,而且每个环节之间一定是有逻辑关联的。
4.再次利用企业过去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套用到你构建的飞轮上进行验证,进而不断修改。
通过以上步骤,如果你能为标的企业构建出一个在你看来无懈可击的飞轮,那么说明它符合你的投资逻辑。同样,如果你怎样也找不到该企业的飞轮,那么它可能并不是一个适合长期价投的企业,也可能这家企业是在你的能力圈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