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A股市场的深层次影响
前面我们有过比喻,资金是水,股市是船,控制水流量的是政策,水涨船高,水落船下。在A股市场尤其如此,而能够对一年资金面定调的就是每年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会议。在笔者的《选股其实很简单:主体思维选股法》一书中,专门有一个章节教大家如何去解读政策,其中提到之所以有很多股民无法理解管理展的真正意图,就是因为平时缺乏积累和总结,功课做得不够,所以无法领悟到其中的玄机。因此笔者特意为大家总结了近10余年来中央经济会议对下一年度经济和政策的主旨,以及其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产生的影响:
2000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抓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
2001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运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巩固经济增长好形势。
200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200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2004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2005年: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巩固宏观调控成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006年: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快又好发展。
2007年: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现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
2008年: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
2009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2010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011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別是“三农”和中小企业。
■政策与A股市场牛熊更迭的规律
此时我们将货币政策与股市走势作一个对比,股民就会发现其中联系的紧密度,以及由政策判断市场走势的“神奇”之处。2000~2004年,A股市场经历熊市调整期;2005〜2007年,A股市场经历了一波空前震撼的大牛市;2008年股市盛极而衰,加之世界金融危机促使其暴跌加速,几乎是在一年间回吐了牛市大部分的空间;2009年是熊市后的复苏年,A股市场如小牛市般快速上行后,在第三季度急跌接着转为震荡;2010年则是延续了2009年第四季度后形成的震荡走势,市场总体上波澜不惊,既不是牛市也不是熊市,而是平衡市。
将两者的走势合并来看,就会发现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下,管理层的意图是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全力发展经济,货币政策则以稳为主,主要目的是抑止过度投机和通胀泡沫。于是资金往往选择的是去实体经济中淘金,而股市要发挥的是融资作用,为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此时股市往往很难出现牛市,局部行情持续的时间也不长,大多时间处于调整和震荡走势中。那么此时股民要注意的就是操作节奏和预期。在资金面总体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主力资金往往会更多地选择优势出击,表面上不会有大动作,而是韬光养晦,等待市场环境以及机会出现后才快速出手,如果没有机会往往也会比较有耐心地去震荡、整理。所以这个时期的行情特点是来得快、去得快、总体涨幅不大、极快更迭频繁,不给股民太多思考和准备的机会。
当经济快速发展、成效显著的时候,管理层往往会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此时由于前期积累了较多的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利好,而在市场持续调整后,一批优质上市公司股价已经被明显低估,这与良好的经济形势出现了背离,那么就很容易出现市场价值重估行情。特别是当管理层在经济方面有了较多的空闲精力时,也会给予股市等资本市场以优惠而宽松的扶植,极容易出现大行情,也就是整个市场处于牛市爆发的临界点。此时股民就要密切注意,一旦市场量能累积使得市场大趋势发生转变,就要果断入场进行中长线的投资操作,此时往往操作简单,效果明显。
经济发展也是有周期的,连续的高速发M之后势必会出现过热现象,此时必然会有调控,而调控往往会矫枉过正,也就是说并不是让过热回归到正常,而是回到正常偏下。为实现调控,管理层会先在财政政策上给予一些提前量的扶植,而后再收紧资金面。此时先知先觉的资金就会感受到压力,股市就容易出现大幅炒高后,资金拉高派发撤离的现象。所以当政策转向而股市持续虚假繁荣的时候,其实就是股市回光返照。股民不要被市场中亢奋的情绪所感染,市场可以疯狂,但股民永远都要冷静。牢记一定要在政策转向时绷紧一根弦,一旦市场高位跳水,就要在第一时间撤离。当然股民无法预知哪天跳水,但可以提前明确的是,在大的调整背景下,这样的跳水只是先头部队,空军的洪峰随后将至。所以股民要提前止损、止盈或做空对冲风险以自保,从而保存胜利果实。
同时股民还要明白下跌不可能是直线,而是像蹦极一样,快速下去,还要弹起来,再下去,最终见底,这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当经济增长停滞,股市清冷后,管理层往往又要进入救市和托市阶段,重新调整经济结构,酝酿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也是需要时间的。当经济增长点没有出现的时候,管理层就会采取一些短期的政策去帮助市场恢复,比如宽松的货币政策。此时股市往往会反弹,但并不会形成真正的牛市,因为资金都在舔伤疤,减少疼痛。只有当新的经济增长点出现之后,股市完成了调整,资金也重新回归到实体经济,新一波的轮回才会开始。
实际上2010年的市场就处于非常明显的经济结构调整之中,原有的传统行业,类似房地产、钢铁等在经济中的占比下降,而新兴产业还未能挑起大梁,市场处于一种转型和酝酿期。此时股市中的热点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原有的钢铁、房地产、金融行业受到冷落,但新兴行业又没有太多实质因素可以在业绩上体现,市场没有明确的热点,走高就变得很难了。所以我们看到的就是资金只能进行一些中小盘题材股和概念股的炒作,而不能真正大幅展开行情。从这个角度来看,笔者预测2011年以及2012年上半年,极有可能是经济增长的铺垫,随后经济真正进入再度高速发展期,市场热点和资金结构充分融合之后,将有望继2005-2007年后迎来一波真正的大牛市。
政策和上面介绍的经济同样是有周期性的。经济的周期是复苏、增长、高潮、危机、衰退,呈螺旋式上升,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周期则是积极、稳健、从紧,呈一种波浪式的前行。因此,无论是对于经济还是政策,股民都需要通过不断的积累和总结,才能够真正把握其规律。在初期,这需要付出较多的精力,且在操作收益上没有明显的体现,但这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你的累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会突然发现,股市大的走势会呈现出非常清晰的规律,你已经可以准确预测出市场未来的走势,你赢利的空间和操作的范围也会大幅提升。此时无须别人过多督促,你自己就会欣然做功课,这也是股民提升自己贏利模式的一种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