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最近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在当前日本整体物价仍然徘徊于低迷状态的情况下,一些地区的房地产价格却已经开始出现了显著的回升。某些特定资产价格与整体物价背道而驰的现象,对于任何一家中央银行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难题,就如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平成泡沫期间凸显出来的问题一样。当时由于1985年9月22日日美广场协议的签订导致日元大规模的升值,从而造成了日本物价的整体下降,尽管如此,日本的资产价格却迅速飙升。对于这种现象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是:一方面按照整体物价的变化趋势进行利率调整;另一方面向银行派遣政府巡视员,督促私人银行认真严格地维持贷款价值比率,并且不要在有泡沫现象的领域涉入太深。比如,他们可以监督银行不要向位于东京的特定类型的房地产项目提供过多贷款。在必要的时候甚至进行严厉的劝诫也在所不惜。
简而言之,这种思路就是保证宏观层面的利率政策与整体经济的价格水平相适应,与此同时,对于局部发生的投机现象则由银行巡视员来具体问题具体解决。日本央行从2005年开始实施这样的政策。只有当这种方式不再能够防止大规模投机风潮的发生时,才应该开始执行利率调整政策。
如果这种措施是正确的,那么为什么平成泡沫还会发生?日本央行在1980年末期也的确派遣了巡视员去向银行主管们警告已经开始显现的问题,但是却收效甚微。因为作为放贷方的银行一口回绝了日本央行的警告,并且反过来质问为何它们不能向房地产——一种在过去40年里价格从未下跌过的资产提供贷款。日本央行的巡视员们自己也发现,面对这些无可否认的记录,他们也很难提出令人信服的证据予以反驳。一些巡视员或许可以辩解说,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了40年并不意味着在第41年还会.上涨。但是这个主张在当时那种弥漫着过度自信的氛围中根本没有说服力,银行依旧为不断升值的房地产提供贷款,直到最后局面完全失控。
然而到了今天,日本央行的声音已经因为过去这些年的教训而加重了分量。20世纪80年代的苦涩回忆使得现在的银行巡视员们也更加积极主动。而作为放贷方的银行,因为刚刚度过受尽不良贷款煎熬的10年,所以也不会再对日本央行的警告装聋作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