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链条这个词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了,不管是在资本市场还是实体经济中,每天都有新的利益链条产生,同时也有旧的利益链条断裂。无数条纵横交错的利益链条共同交织成了市场网络。大到一个市场、家企业、小到每一个家庭和个人,利益相关的各个方面都是这个网络中的无数个节点,在每一个节点上都存在着利益的流入或者流出。
一家企业的破产就意味着一个利益链条的断裂。而企业中的员工丢失工作,则同样意味着他曾经分享利益的那个链条已经不复存在。随后如果另外找一个工作那就是加入另一个利益链条,而如果是创办一家公司或者开一家商店,则需要打通一个全新的利益链。
对一个已经存在的利益链条来说,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征,一个是各个节点上的利益流向;另一个是链条的稳定性。公务员成了就业市场上的大热门,虽然大多数公务员的待遇水平并不比企业员工高多少,但政府买单的收益保障是民营公司和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其巨大吸引力正是因为利益链条的超强稳定性。
股票市场同样是数目繁多的各种利益交织成的一个庞大网络。散户作为市场中的无数个小节点,从制度设计上便是利益的流出方。虽然市场中从来不缺少动人的成功故事,也确实有很多人在股市中成为赢家,但这却从未改变过股市利益链的整体格局。
就像钱塘江大潮一样,滚滚回流声势浩荡,但却从未改变过钱塘江水东流入海的大格局。股票市场中散户作为利益流出方的制度定位20多年从未改变,这个利益链条在这一方面表现出了惊人的稳定性。诚然,股票的净资产确实在随着经济发展在增加,但在二级市场的交易中,价值与价格的矛盾冲突让那些资产增值隐没的无声无息。
据统计,从1990~2012年的20多年时间里,国内A股市场累计融资已经超过4.3万亿元,而同期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为1.8万亿元。这似乎也不是很糟糕的数据,但请注意,融资抽走的4.3万亿元全部是流通股东出的,而分红却是给所有股东的。
据估算,那些分红按股权比例分到普通流通股东手里的仅为0.54万亿元。这就意味着, 20多年来,流通股东投入了4.3万亿元的资金却只得到0.54万亿元的收益。另外,统计数据显示,同期A股交易佣金累计总额超过了0.4万亿元,交易产生的印花税超过0.6万亿元。
两者相加表示20多年来普通投资者支付了1万亿元的交易成本。减去得到的分红则净支出为0.46万亿元。这就意味着, 20多年的时间,普通投资者的总收益是负的,共亏损总计0.46 万亿元。而同时期国内经济的增长速度却一直保持在10%左右!
历史记录表明,从分红的角度来说,股票投资整体上完全是一个负和游戏,但为什么仍然能在20多年的时间里越来越大呢?
单纯地从资金的流向来看,有接近60亿的资金在历年的分红过程中流入大股东的口袋里,已经彻底脱离资本市场了。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毕竟中国联通的每股净资产在逐年增长。2002年末是1.99元,而2012年末增加到了3.41元。这就是普通流通股东获得的增加值。按照每股净资产计算,中国联通经过10年的发展总市值增加了200多亿。不管这些增加值有多少属于当年被融资的那些流通股东,总之从总量上来看公司确实发展壮大了。虽然和GDP每年10%的发展速度相比还是慢很多,但毕竟账目上的净资产在增长。这就是普通散户“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真正的内涵。只是对散户来说,这种每股净资产的上涨没有任何意义,二级市场的股票供应犹如洪水泛滥,造成的股价下跌早已将那点儿可怜的净值增长冲击的荡然无存。
股票市场从分红的角度来说是个负和游戏,但从市值的角度来说却是越来越大,能和其中高成长的范例一起发展成了所有投资者的梦想。也正是那些高成长的范例存在,才能吸引一代又一代的人进入股票市场,但大多数的公司却并不能实现这样的发展。中国联通虽然创造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同期GDP增速,但毕竟一直在增长,而且多多少少还分了一点儿红。但很多A股上市公司是从来不分红的,甚至还有一些公司连净资产的增长都做不到,而仅仅只是靠资本市场输血在苟延残喘。
但偏偏就是这类公司创造了最多的重组故事,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散户飞蛾扑火一般加入到投机大军中和香港、美国等成熟市场相比A股市场似乎真的是一个“钱多人傻”的典范。从本质上来说,股票市场不会产生任何财富增值,它只是个财富分配的场所,而从流向上来看,一直是从普通投资者流向大股东的。过去是这样,以后也将仍然是这样。A股市场确实会不断发展,但仅仅只是越来越大,而绝不是越来越高。
“金蝶”和“用友”都是国内ERP软件的领军企业,也都是上市公司,但金蝶是在香港首发股票而用友是在上海,结果前者发行了8750万股,筹集到的资金总额却不到1亿港元,而后者在上海交易所发行了2500万股A股,就筹集到了9亿元人民币。两者相比差了9倍!难道真的是两个企业有那么大的差距吗?绝对不是,原因仅仅是因为A股市场给用友的发行价格远远高于金碟
。中国石油在香港发行H股时的价格是1.28港元,而后来在A股市场却能以16.70元人民币发行。而且居然冻结了3万多亿的资金!其荒谬程度似乎已经无法用“人傻钱多”来形容了。到底真的是股民赌性太重还是制度设计造成如此局面?这似乎已经不是散户可以搞清楚的问题了。
从1999年开始直至2005年,股市完成了一个牛熊转换,从2006年开始到2012年,股市又完成了另一个牛熊转换,当每一个周期结束,都有一大批人因为失败而退出市场,但同时又有很多新加入的人成长起来。这并不是新老更替的自然成长,而是实实在在的“前浪死在了沙滩上”。
是非和功利之间的扶择是生活中经常要面对的问题。改革开放之前人们做事情首先要考虑是非,到底是姓社还是姓资?而是不是能赚钱则放在次要的位置。但改革开放后将经济建设摆在了首位,从此以后首先考虑的是赚不赚钱,其次才考虑法律道德之类的事情,这就是社会的价值观。
股票市场建立以来已经20多年了,对有些人看来那里是自己的提款机,而在另一些人看来那里却是财富的绞肉机。在政府眼里股市的发展“有目共睹”,但在大多数散户心里炒股的经历却充满血泪。政府关注的是规模、融资量和证券化率等,只要这一类指标上去了那就证明在大发展,就说明路子是对的。但这些指标却恰恰会造成市场的大扩容和股价的不断下跌,而股价下跌又给股民造成了直接的经济损失。
股票市场到底怎么样自然有人评说,而对一个散户来说,需要搞清楚的仅仅只是你和它之间到底发生了些什么。新人输给市场完全合理。但如果经历过一个甚至两个牛熊转换后你仍然输给市场,那就只能说明你和这个市场真的无缘。
浪费感情绝不是一句玩笑话,因为感情也是一种资源,人对很多事情不能持之以恒,就是因为激情耗尽没什么兴趣了,如果股票没有给你带来什么实际的帮助反而一直在消耗你的激情。那么退出才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