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mate60pro带来的芯片技术突破遐想仍在发酵。
目前主流预期的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利用先进封装技术,一个是利用多重曝光技术。这两个技术都能够在利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大幅提升芯片制程,其实还是一种妥协。
但是,这毕竟能让我们看到了技术突破的曙光和方向。
比如多重曝光技术,就是在现有光刻机精度下,通过使用不同掩膜版,来进行多次的曝光,这样就能把14Nm工艺提升到7Nm及以上。
由于多重曝光技术增加了多道薄膜沉积工序,这就需要更加精准的薄膜沉积技术,对应的就是薄膜沉积设备。归根结底还是要落脚到半导体设备上。
在半导体制造设备方面,刻蚀、薄膜沉积、光刻是三个最重要的核心设备,能占设备投资额的80%,是价值量最大的地方。三个占比分别为30%、25%、25%。
可见,薄膜沉积设备在半导体中,其价值量是和光刻机相当旗鼓的。薄膜沉积技术种类也最多,如PECVD、LPCVD、PVD、ALD等。
目前刻蚀、薄膜沉积、光刻三大半导体设备,主要还是被国外垄断,其中像光刻机更不用说。
但是国内企业也出现了技术突破,比如做薄膜沉积设备的微导纳米就是典型的一个,公司2015年成立,2022年就实现了上市,就是凭借技术突破带来的高速成长。
微导纳米主要就是做先进微、纳米级薄膜沉积设备的,向下游客户提供设备,包括光伏、半导体以及柔性面板方面。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微导纳米做薄膜沉积设备的,而前面说过,薄膜沉积技术种类很多,如CVD、PVD、ALD等,微导纳米主攻的就是ALD设备方向。
这些薄膜沉积技术中,由于存在厚度控制和膜层均匀性的问题,通过CVD与PVD工艺所生成的膜很难突破10nm以下的厚度极限,也无法保证下游工艺需要的近100%覆盖率的技术要求。
但是ALD技术可以在100%阶梯覆盖率的基础上实现10nm的薄膜厚度。所以这种技术是薄膜沉积中最好的技术,也是最具应用潜力的技术,也具备很高的技术壁垒。
这就让微导纳米具备了非常强的稀缺性。
由于半导体分为光伏半导体和消费级半导体,所以微导纳米充分受益于光伏和消费电子两个赛道成长的红利。
第一,光伏方面。
这是微导纳米的核心业务,公司产品率先用于光伏电池片生产过程中的薄膜沉积环节,已经是通威太阳能、隆基股份、晶澳太阳能、阿特斯、天合光能等
主流光伏龙头的设备供应商。
目前ALD薄膜沉积设备主要用在传统PERC电池上,但是在光伏N型技术领域,公司也在加速渗透。
其中TOPCon、xBC、钙钛矿技术设备都已经开始出货。在TOPCon领域,微导纳米的ALD设备市占率更是超过了惊人的60%,稳居第一。xBC技术领域,从2022年设备招标中显示,公司的ALD设备市占率超过了75%,更是到了恐怖的低位,
客户覆盖隆基、爱旭等xBC主要玩家。钙钛矿方面,公司设备已出货欧洲。
尤其是光伏N型技术,这是未来光伏发展的趋势,在TOPCon、IBC新技术工厂设备投资总额中,薄膜沉积设备价值占比接近40%,而传统PERC电池中占比只有25%左右。
所以,在光伏领域,公司在传统P电池上根基很牢靠,在N型技术方面,不论是TOPCon还是BC技术方向,公司都已经获取绝对第一的市场份额,未来会充分受益于新技术设备的需求。
所以,单单光伏领域这块,微导纳米的想象空间就很大。
第二,半导体方面。
这也是国产替代最具潜力的地方。
公司是国内首家成功将High-k 原子层沉积设备应用于28nm集成电路制造前 道量产线的国产设备公司,打破了该工艺技术的垄断,实现了“卡脖子”技术突破,稀缺优势非常明显。
公司的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已先后获得国内多家主流半导体公司的商业订单。
首套用于12 英寸晶圆的High-k栅氧层薄膜沉积ALD设备在客户28nm生产线上获得验证,并已取得客户重复订单。
数据显示,全球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市场规模2017年是125亿美元,到2020年增长到了172亿美元,年复合增速达到了11%。预计到2025年规模有望达到340亿美元。
从替代的角度看,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的国产化率从2016年的5%提升到了2020年的8%,但是依然还非常的低。并且PVD与CVD设备方面国产化最快,ALD设备由于技术要求高还未大规模量产,国产替代的需求更迫切。
这对ALD设备刚实现技术突破的微导纳米来说绝对是先发优势明显。公司在2022年的半导体ALD设备出货量猛增到6台,已经展露加速放量的态势。
可能有朋友说有没有竞争对手?其实国内做ALD设备的公司就三个核心企业,拓荆科技和北方华创和微导纳米,但是微导纳米设备主要用于沉积金属薄膜,拓荆科技等主要沉积SiO2等非金属薄膜。
这就导致微导纳米具备细分领域的强稀缺和就是优势。
正是受益于光伏和半导体需求端的火热,公司收入端增长还是非常不错的。今年上半年净利润6856万,同比大增近300%。
截止目前,公司已经在手的设备订单约62.53亿元,非常强悍,要知道公司去年全年的收入才不到7亿元,这些订单保证了公司未来业绩的高成长。
也许正是独特的稀缺性,从半年报数据看,有超过160家基金持有。
目前,全球ALD设备被国外厂商垄断,国产ALD设备市占率很低。
微导纳米凭借技术突破,具备极强的稀缺优势,充分享受光伏新技术和半导体国产替代渗透的红利,成长的确定性还是看的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