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北读财报:涨价比茅台还猛,涪陵榨菜卖不动货了
谁会想到2019年涪陵榨菜会跟着时事政治火了一把。
去年在一档新闻谈话节目中,台湾财经“砖家”黄世聪一本正经地说到:“由于经济不景气,大陆人连榨菜都吃不起了。”不仅如此,他还在节目中错把“涪陵”读成了“培陵”。这位黄专家不仅受到了大众的群嘲,还收到了网友寄来的两大箱乌江榨菜。
然而,黄专家的话或将“一语成谶”。过去十年来乌江榨菜的零售价已经从5毛钱涨到近3块钱,提价幅度接近400%。要是按这个趋势下去,榨菜怕是真的要吃不起了。
那么涪陵榨菜涨价的底气何在?公司近年来销售业绩又为何开始下滑?带着一系列问题让我们对涪陵榨菜进行解剖透析。
一、涪陵榨菜怎么了?
作为全国最大的佐餐开味菜企业,涪陵榨菜靠主力产品乌江榨菜在市场中一路攻城略地,可谓势如破竹。然而这位榨菜界的龙头老大2019年却过得并不顺心。
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速放缓,归属净利润下降8.6%,五年来首次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局面。2016年以来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7.56%、23.76%、30.08%、22.65%,其中2019年公司ROE跌幅达24.7%。
面对这些惨淡的数据,我们不得不承认涪陵的业绩状况在变差、增长势头很受挫。
二、涪陵的业绩为什么会下滑?
涪陵榨菜去年下滑的业绩很可能是公司营销策略出了问题,开始卖不动货了。从以下两点我们就可以看出端倪。
1、公司快速清存货,但存货周转率却在下降
2017年涪陵榨菜以销定产,将存货水平拉到了高位,但自此之后公司的存货周转速度就开始走上下坡路。
2016-2019年公司存货周转率分别为3.5次、3.75次、2.93次、2.21次。尤其是2019年,公司业绩下滑并快速清理库存,库存量从9088吨骤降至2055吨,虽然存货被快速清理掉,但周转率却还是没提上来。
榨菜可不像白酒一样越放越香。2019年公司以产品新鲜化为目的去库存,不禁让人开始怀疑公司销售状况可能不达预期,被迫尽快处理掉这些还没卖出去的旧榨菜。
2、提价策略失效,“量价齐升”已消失
除了存货的问题,频繁提价也是涪陵绕不开的话题。过去十年间,公司调价十余次,单包榨菜的零售价翻了又翻。
然而公司的提价逻辑却很奇怪:在市场需求没有显著扩张、同行竞争也没有开打价格战的情况下自顾自提价以追求“量价齐升”。涪陵的这把如意算盘打得不是很长久。2019年公司产品销量达13.8万吨,同比减少约6千吨,降幅达4.12%,这也是公司近五年来销售量出现的首次下滑。
对于榨菜产品来说,市场上替代品种类繁多,而同质产品区分度又不算高,产品的主要消费者多是价格敏感型。那么涪陵榨菜的频繁提价难道是要给榨菜定位到高消费人群?真可谓迷之操作。
三、涪陵榨菜该怎么做?
一次考试考砸了的尖子生依旧是尖子生,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这也许就是我们为什么总会对涪陵榨菜抱有如此高期望的原因。而眼下,充分发挥优势、合理控制费用也许正是涪陵应该做的。
1、发挥自有优势,抢占市场份额
榨菜的原材料是青菜头,从国内青菜头产量分布来看,重庆涪陵区就占到了46%。青菜头的特点是水分大,易腐败且保鲜期短,这使得青菜头运输成本较高。所以榨菜企业必须围绕青菜头产地发展,这也就是涪陵榨菜的特有优势所在。
而涪陵需要做的也许就是充分利用地理优势降低运输成本,并在产品的包装与营销中突出产地优势,讲好故事筑牢自家产品护城河。同时在产品质量上提高标准,因为只有价与质同时提升才会换来消费者的认可,最终得到量与价齐升的效果。
除此之外,公司还应继续发挥已经建立起的规模优势,利用规模经济效应继续快速发展。
有人说过:任何一个高度发达的行业最终都是寡头垄断。2019年涪陵榨菜占国内榨菜市场份额的36%,比第二名鱼泉多占了25%的份额。利用规模优势摊薄成本,并不断扩张与并购或许是涪陵榨菜继续坐稳行业龙头乃至未来走向垄断地位的必经之路。
2、增强费用把控,一季度成效已显现
涪陵似乎也已经意识到了自己频繁提价的失误,今年公司一改以往提量、提价拉动业绩增长的策略,转而将费用控制提上日程。
2020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1.66亿元,同比增幅达到6.67%。而净利润的增长主要得益于费用的削减。一季度公司支出销售费用0.77亿元,同比减少约3000万元,降幅达到27.4%。
2020年初公司明确提出要控费增效,如果涪陵未来能够继续坚持这种控费策略,那必将拉动公司业绩重回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