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开始对各个策略进行详细的说明。
首先是策略一,据我个人的观察,策略一其实适用人群是最为广泛的。因为可以说不需要任何投资经验和基础知识,因为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不需要对持有的股票进行更改和买卖操作,那么完全没有经验和基础的投资者可以将选择股票的工作交给专业人员进行,剩下的只有耐心持有股票,等待一个合理的卖出机会或者是在需要这部分资金的时候再进行卖出操作。
但是实际情况中,主动选择和使用这种策略的投资者是为数最少的一个人群,大多数超长期投资者中有少数是因为像大爷那样将少量购买的股票遗忘了,而多数人是因为想要进行短线或者是中线操作,失败之后拒绝止损,等亏损扩大到一定程度后,基于失望和无奈放弃任何操作,被动成为超长线投资者。
从中国股市历史来看,由于上市公司是改革开放以来才有的新鲜事物,所以早期很多股票具有很好的成长性,例如最早上市的深万科(现名万科A),深发展(现名平安银行)都是从地域性小公司发展成为全国性大公司的。这类股票的超长线投资收益非常好,如果当年买下万科一张股票的话,现在会是什么样的收益?
万科A (年k线图,又称年线图,下同).
从当年的开盘价11.10元到现在的765元。24年时间上涨了67.92倍,顶峰时期能到达1859元。这就是成长性带米的投资收益效果。
还有一部分公司在上市之后表现虽然不尽如人意,但是基于中国股市现阶段发行与上市是审核制的,上市公司的壳资源相对比较宝贵,多数经营不善的公司都被其他公司借壳上市,从之前极低股价的原公司股票再次变成相对价格较高的新公司股票。而真正退到三板市场甚至是彻底退市的股票是少之又少的。所以在过去的20多年里,超长线投资在中国股市是安全性很高的一种投资方式。
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改革,上市与退市的机制进一步健全,这种高安全性会相应降低,所以合理选择一只可以超长期持有的股票对超长期投资的作用将逐步加大。
那么如何选择适合超长线投资的股票?超长线投资为什么多数情况下能取得非常良好的收益情况?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关于股票最基本的一些常识性的东西讲起,因为很多投资者可能入市时间不短,收益也不错,但并非专门学过经济学或者是金融学的,对于股票这种证券的一些本质问题依然没有专门下工夫去了解过,或者说是简单了解过,但不是完全彻底地明白一些最基本的道理。甚至还有很多投资者在一些不专业的媒体报道中误认为股市是只有投机的零和游戏,接受这种不科学的“赌场论”的说法。
首先,当投资者买入一只股票的时候,买卖的仅仅是一张叫做股票的凭证么?当然不是,这时候投资者买入的是一个公司的股权,说白了就是你拿到股票的那一瞬间,你就是这家公司的股东,虽然是很小的一个股东,但是你拥有了这家公司千万分一或者是百万分之一的所有权。
[案例]例如一个投资者当年买入万科的股票,当时万科可能是市值几十个亿的一家地城性公司,但是这个投资者持有的股票证明他拥有万科千万分之一的资产,万科的每一个楼盘,每一张桌椅板凳的千万分之一都是属于这个投资者的,当万科成为全国性的大型房地产企业之后,总市值达到现在的千亿水平,这个投资者拥有的千万分之一资产自然是水涨船高,跟着公司一起,价值翻了几倍。
所以说,如果做个比喻的话,超长线投资就相当于在很早的时间买下颗树苗,然后安心等待这颗树苗长成参天大树,盈利的来源是成长的力量,盈利的根基是公司的健康。这显然不是一场零和游戏,而是真正的投资行为。
很多国内的超长线投资者,甚至是一些看重基本面分析的投资者都喜欢称自己为价值投资者,这显然是得益于国内对本杰明●格雷厄姆和巴菲特这两位投资大师的宣传和追捧,但是由于很多人只是通过宣传报道以及格雷厄姆写下的书籍对他们的投资方式进行了解,并没有深究他们当时都持有过什么股票和对应的持有周期,简单认为基于基本面分析的投资就是价值投资,这显然是错误的。
格雷厄姆虽然不是第一个发明IntrinsicValue(内在价值)这个词语的投资大师,但是在对股票内在价值研究和系统性的使用上是最早的。通过阅读格雷厄娟写下的专业书籍和观察他领导的投资公司买入的股票,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虽然他在书中大量列举解读了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和计算一个公司股票内在价值的种种方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早明投资严重亏损的负面经历,格霄厄姆特别追求投资的安全性,在建立自己的投资策略和体系之后真正买入的股票大多数是折价的股票,也就是在国内被称为“破净”(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的股票。持有时间也不是很长,大多数是持有到股价接近净资产或稍超出净资产价格就选择卖出,这种操作方式显然不符合我们现在对价值投资的理解,而是一种比较接近和类似在股票上进行趋势性交易的方式,只持有股价向净资产价值修复这个趋势进行的时间段。而且后来由于市场加速回暖,这样的股票越来越少,格雷厄姆最后基于这样的情况及其他个人原因,解散了自己的投资公司。
而他的学生巴菲特在早期是明显继承了格雷厄姆的这种投资方式,但随着市场的好转,这种股票的减少,获得这种投资收益的机会也在明显减少。甚至在为了获得股价和净资产之间差值的过程中,巴菲特试图解散自已持有大量股票的公司,希望通过清算来获取收益,被公司里其他中小股东致抵制,为此面临了尴尬的道德困境。在这之后巴菲特才选择超长线持有一些大公司的股票,同时对一些中小型公司的股票大量持有之后,选择进入董事会,积极影响公司的价值。对老师的价值投资进行非常大的扩展和发扬。而这种超长线投资才是我们现在追求的真正价值投资。
所以现在很多基于基本面分析,认为一只股票的股价低于其内在价值而买入,持有1~2年还没有获得良好收益的投资者说价值投资有问题或是说价值投资不适应于中国股市显然是错误的。原因在于对价值投资的时间成本理解有误。
有人会对我策略一提出的价值投资起步周期为10年的说法感到很不能接受,认为这样的时候太长了,在这样长的时间里不确定因素过多。但是要知道,在尽量符合大多数投资者金融知识较少的情况下,选择用时间成木换取收益是唯一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