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6展示了将所有股票按照流通市值大小划分为3个等份,每-等分中的股票又按照等权重进行组合时,3个等份各自的平均月度收益,分别为2.62%、1.46%和0.94%。由于同期的股市从整体上来说是上涨 0的,因此三个值均为正值是一个合理的结果。第1等份和第2等份之间的月度收益率相差1.16%,第2等份和第3等份之间则相差0.52%,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下降趋势。当然,由于等份数量较少,只以此来判定因子大小和未来收益间的逆向关系是不够的。
在确定了逐月的排序和3等分之后,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得到第1等份股票组合的逐月变动情况,也就是市值因子选股策略的交易详情。图5-7中的实线展示了使用市值因子选股策略进行交易的情况下,以1为初始值的策略净值走势,虚线则是同期沪深300指数的走势,用以比较。可以发现,该选股策略的净值在2014年之前没有明显的走势,只是稍有下探然后又回复到初始值左右,2014年后显示出了一个比较明显的上升趋势,到2015年6月底净值达到4.0429。从整个交易过程来看,四年半的策略收益率为304.29%,折算下来的年化收益率为36.40%。对比面言,同期四年半的沪深300指数的收益率则仅为42.99%。经过折算,指数的年化收益率为8.27%。通过比较收益率情况可以发现,基于市值因子的选股策略在盈利能力上是优于市场指数的。此外,为简便起见,后面的研究内容中将不再说明沪深300指数的具体收益率,仅在图中以虚线标出作为对比,请读者注意。
图5-8则是逐月地将市值因子排序前1/3的股票组合收益率减去沪深300指数的收益率后,所得到的收益率序列形成的净值走势。净值从2010年12月收盘的1开始,在2015年6月底达到2.5842,四年半的收益率为158.42%,折算下来的年化收益率为23.49%。四年半之间的最大回撤率为40.38%,回撤的开始点为2014年9月收盘的2.2646,结束点则是2014年12月收盘的1.3503,实际上四年半中的主要回撤就是最大回撒下的这三个月。由于最大回撤的特殊性,整个交易过程中平均的年度最大回撤率这一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评判的意义,因此不再具体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