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均成本角度去看待均线,对我们的操作是有重要意义的。
首先,它可以让我们知道,我们是处在有利的持股地位还是不利的持股地位。如果我们的持股价低于市场平均成本,我们就处在一个相对有利的地位。有更大的回旋余地以及对股价表现的观察空间;如果我们的持股价高于市场平均成本,我们则处在一个相对不利的持股地位,一有风吹草动,首先惊惶与受损的就是我们。这就是以追涨为主要的操作方式常常不能给我们带来较好收益的主要原因。
其次,它可以让我们了解市场主导倾向的变化。一位朋友曾跟我讲过他的一个操作习惯:遇到看好的股票,他总是会选择在它跌破5日或10日均线后买入,如果买入后又跌了3%就斩仓。道理很简单:如果市场在这只股票上的主导意向依然是择机买入,那么,跌破平均成本价后理应止跌回升;而如果继续下跌,则表明市场对这只股票的主导倾向已发生了变化,继续持有肯定是不合时宜的。
下列两种方法能够帮我们更好地了解市场的平均成本。
(1)根据股价循环周期来设定均线。这样的均线可以帮我们了解在最近一轮涨跌循环周期中市场的平均成本。
(2)双向成本统计。我们可以设两条均线,一条跟踪下跌波段,并随下跌天数增加,不断修改均线参数。比如上证指数从3067点开始下跌,如果下跌了10天,我们就把均线参数设为10;下跌了11天,就改为11…如此,当大盘跌到2610点时,我们知道包括最高点在内,总共是44个交易日,2610点当天的44天移动平均线为2823点,这就是自3067点跌到2610点时的市场平均成本。另一条跟踪上涨波段,并随上涨时间的延长而不断调整均线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