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期间,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金融研究所所长吴晓求教授接受了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的采访,就“科创板+注册制”以及金融改革等问题作了深入的解析。
中国经济时报:为什么说“科创板+注册制”是一场制度性的革命?
吴晓求:注册制基础上的科创板意味着监管重心从企业的实质审查过渡到形式审查,重点是让企业的信息披露更加完整。
对于企业来说,信息披露的重点也有所不同,过去的信息披露,除了披露历史、现状,还要展望未来;而在注册制基础上的科创板,是要披露当前信息以及所处行业的周期性,剩下的则都要交给投资者来理解和判断。
“科创板+注册制”是一种新的发行制度,对此要有深刻的理解。科创板与注册制的推出意味着监管的重心转变为让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更加完整,相关的规则也需要适应这一新的发行机制。
所以说,“科创板+注册制”是一场制度性的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观念的革命。要增强资本市场财富管理的功能,必须要调整上市公司的结构,选择未来有很好成长性的公司,科创板正是代表了这样一个财富管理的基本趋势。
中国经济时报:推出科创板和注册制要具备哪些前期条件?
吴晓求:无论是投资者、管理部门、交易所,还是中介机构,都应该对“科创板+注册制”给予新的理解:它不仅是从监管部门到交易所这样一个主体的移动,更重要的其实是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高度市场化的、让市场作出定价以及尊重投资权益的市场;与此同时,监管主体、监管重点都要发生重大的变化。
推出科创板和注册制,要做充分的法律准备,要从法律和社会环境上保证科创板和注册制的成功;要加大金融开放,未来要形成人民币资产池吸引外资投资。
中国经济时报:“科创板+注册制”为什么必须最大限度确保信息披露充分?
吴晓求:“科创板+注册制”是恢复制度上本来的功能,也是恢复资本市场的市场化定价功能,更是让投资者有充分的判断性。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交易所和监管部门必须最大限度地确保信息披露充分,最大限度地保证市场的透明度。
中国经济时报:你认为,科创板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吴晓求:第一,要让未来有成长性的企业上市,重视产业属性的同时也特别重视企业的周期性特点;第二,企业是否存在投资价值应该交给市场和投资者来决定,不同的投资者对不同的企业有完全不同的判断,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资本上才有交易。
中国经济时报:资本市场为什么应该把保护投资者利益放在首位?
吴晓求: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功能是在承担财富管理功能的同时具备融资的功能,而就这两个功能而言,财富管理是排在第一位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市场应该把保护投资者利益放在首位。这意味着资本市场的这些资产是要转型的,要和经济社会有很好的关系,要体现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状态和趋势,所以选择什么样的上市公司就非常的重要。
中国经济时报:为什么中国需要一场金融改革?
吴晓求:中国的金融开放走了一条不同于大多数国家的道路。具体来说,多数国家的金融开放都是从本地的国际化开始,逐步开放本国的投资市场,而我们是先让外资在中国设立金融机构,逐步解除股权比例限制,外资商业银行也参照国民待遇。
中国在金融开放的过程中之所以选择独特的道路,原因在于中国对人民币的国际化还是持非常谨慎的态度;人民币一旦完全国际化、完全可以自由交易,整个金融交易的国际化也会启动。未来,中国的大门是要彻底打开的,不过在彻底打开的过程中需要逐步探索、观察和评估风险,这种谨慎的态度是正确的。
中国经济时报:如何渐进地推行金融改革?
吴晓求:要继续推动中国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重点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实际上就是要大力发展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其本质是要发展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这将是很长时间内中国金融改革的一个重点和趋势。
基于这种趋势,中国的金融结构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特别是金融资产的结构。未来,证券化在整个金融市场的比重会逐渐增加,也将成为投资的一个重要资产类型,其规模、比例都会不断提高。
中国经济时报:能展望一下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图景吗?
吴晓求: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空间依然很大,当前主要是通过如QFII和深港通、沪港通等渠道完成的。未来还需要加快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步伐,要积极创造条件推进人民币自由交易,降低人民币资产投资门槛,改善资本市场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