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热点专题>科创板专题> 探秘科创板百家受理企业:“三中一华”领跑 抢走保荐家数近四成

探秘科创板百家受理企业:“三中一华”领跑 抢走保荐家数近四成

2019-05-08 09:49:48  来源:科创板专题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13分钟的时间

探秘科创板百家受理企业:“三中一华”领跑 抢走保荐家数近四成

时间:2019-05-08 09:49:48  来源:科创板专题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上交所科创板受理企业数量已达到三位数。5月6日,2家企业的科创板上市申请被受理,正在上交所走科创板上市审核程序的公司数量正好达到100家。5月7日,又有2家科创板受理企业亮相,这一数字进一步更新至102家。

探秘科创板百家受理企业:“三中一华”领跑 抢走保荐家数近四成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截至5月7日,从这102家受理企业的保荐机构分布来看,中信建投、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华泰联合这四家券商保荐的企业数量暂时较多,合计受理企业占比37%。不过单从受理企业的数量来看,华泰联合、中金公司的领先优势并不大。另一方面,还有60家有保荐机构资格的券商至今尚未有科创板项目获受理。

 而新一代信息技术则是截至目前科创板的另一个热门标签,目前有近一半的受理企业来自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与此同时,来自江浙沪的企业则占据了目前科创板受理企业的近四成。

“三中一华”受理企业数量最多

在科创板首批受理企业公布之前,市场上就有分析认为,券商保荐机构中“三中一华”的科创板储备项目规模最大,而目前的实际情况与这一分析基本吻合。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截至5月7日,从这102家受理企业的保荐机构分布来看,中信建投、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华泰联合这四家券商保荐的企业数量暂时较多,合计受理企业占比37%。其中中信建投、中信证券、华泰联合、中金公司这四家券商的科创板受理企业数量分别为14.5家、9家、7.5家 、7家(把联席保荐的企业计为0.5个)。

不过其中华泰联合、中金公司的领先优势并不大。截至5月7日,国泰君安的科创板受理企业数量为6.5家,招商证券国信证券海通证券的这一数字分别为6家、5家、4家。

此外,光大证券民生证券安信证券广发证券、中天国富、东兴证券这6家券商各有3家科创板受理企业在手。国金证券长江证券承销保荐、中德证券、天风证券申万宏源承销保荐这5家券商各有2家科创板受理企业在手。

虽然目前排在前面的券商手里受理企业已多则10余家,但项目中的“含金量”(项目的拟融资金额)却有着较大的差别。在去年以“独角兽”为特色的IPO市场中,中金公司的承销保荐公司数量虽然不是最多的,但其承销保荐收入却远超其他券商。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去年中金公司有工业富联这样的大单,仅凭这一单,中金公司就获得了3.4亿元的承销保荐收入。而去年IPO承销保荐公司数量最多的中信证券虽然有中国人保这样的大单,但由于该项目由4家券商联席保荐,所以中信证券拿到的承销保荐收入只有1个多亿,其余项目的承销保荐收入均在千万级水平。

那么,目前哪家券商的科创板受理项目“含金量”最高呢?据记者统计,在不考虑联席保荐的情形下,在手科创板受理企业拟融资金额规模排名前5位的券商分别为中金公司(189.98亿元)、中信建投(123亿元)、中信证券(114.8亿元)、华泰联合(98亿元)、国泰君安(76.5亿元)。具体来看,中金公司的受理企业中有中国通号这样融资规模超百亿的项目,而中信建投的受理企业数量虽然最多,但以融资金额不足10亿元的项目为主。

与此同时,就在“三中一华”以及其他头部券商在科创板IPO的争夺战中依然领跑的同时,广大中小券商依然在为当配角打拼着。

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5月7日,有多达15家券商在手的科创板受理企业数量仅为1个或0.5个。此外,还有大量券商至今仍然没有科创板受理项目在手。

据统计,目前,国内有94家券商拥有保荐机构资格,而相比之下,截至5月7日,有科创板受理企业在手的券商只有34家。由此可见,尚有多达60家有保荐资格的券商尚无科创板受理企业。

江浙沪科创板受理最为集中

就在几个月之前,有不少分析认为,来自上海等部分地区的企业将是科创板受理企业的最大来源地。那么从现在来看,科创板企业是否真的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呢?

据安信证券统计,从上述102家企业的行政区域分布来看,注册地位于北京(23家)、江苏(18家)、上海(15家)、广东(14家)、浙江(7家)这几个省市的分布情况最多。除此之外,福建、山东各有4家,湖北有3家,天津、陕西各有2家,四川、河南、贵州、安徽等9个省市各有1家,还有1家企业的注册地为境外。

就地域分布来看,来自江浙沪的科创板受理企业数量最多,总共达40家,其次是来自京津冀的受理企业数量为25家,来自珠三角的受理企业有14家。这3个中国经济核心地域的科创板受理企业总共占比近80%。而来自江浙沪地区的受理企业数量更是占据了目前科创板受理企业总数的近四成。

值得注意的是,保荐机构与科创板受理企业之间也存在着一定地域关联,例如“三中一华”中的中信建投、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的总部都在受理企业数量最多的北京,其中中信建投在手的14.5家受理企业中有6家来自北京。

另外,安徽的明星企业科大国盾选择了安徽本地的国元证券作为科创板保荐机构;贵州本地唯一一家科创板受理企业白山云科技的保荐机构是同样来自贵州的中天国富。

有行业人士分析认为,虽然业内已经有多家全国布局的头部券商,但总体来看,券商行业还是有较强的地域属性,所以保荐机构与企业之间存在一定地域关联也是比较自然的。对此,上海某头部券商方面近日就曾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公司在科创板项目开拓过程中,在上海地区作了资源倾斜,公司预计2019年全年申报的科创板项目中,上海本地企业将超过50%。

受理企业扎堆新一代信息技术

根据科创板的有关规定,科创板将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这6大行业的企业上市。

从截至目前的情况来看,新一代信息技术可谓当前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的一大热门标签。据安信证券统计,截至5月7日,在102家科创板受理企业中有多达48家企业来自新一代信息技术,占比接近一半。

另外,还有24家企业来自生物医药行业(包括生物制品、高端化学药、医疗设备等),12家企业来自高端装备行业(包括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等),9家企业来自新材料行业(包括先进钢材、有色、化工材料等),5家企业来自新能源行业(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核电等),4家企业来自节能环保行业(包括环保技术装备、环保产品等)。

不过上海某大型券商投行部门总经理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我们在选择科创板项目的时候,不一定会看项目是否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主要是因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涉及面很广,半导体、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都可以归为这个大行业。”

而对所属行业进一步细分来看,科创板102家受理企业又主要来自4个行业,分别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2家)、专用设备制造业(20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7家)、医药制造业(12家),来自这四个行业的受理企业总计71家,占到全部102家企业的近七成。

此外,包括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食品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在内的20余个行业也都有科创板受理企业分布。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股票知识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上市公司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相关栏目推荐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4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