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A股市场IPO常态化及市场风格转变,“打新”收益明显下滑。据统计,2017年A股市场新股上市平均开板涨幅为265%,较2016年的426%大幅降低。
数据显示,近年来越来越多被称为“独角兽”的新经济公司选择在香港市场上市。不少内地投资者对这些公司耳熟能详,看好其发展前景,更想进一步分享这批公司上市带来的红利。而继沪港通、深港通开通后,港交所正在酝酿的“新股通”让这些投资者们看到了希望。
在资金“北水南下”的推动下,港股走出了一轮大牛市。在此背景下,内地与香港IPO市场能否趁势而上,实现互联互通?这一历史性突破对两地投资者影响如何?去年在港股市场收获颇丰的公募基金,又是如何看待港股市场这场新经济盛宴的呢?
港股重现“打新”盛况
“现在港股打新真是前所未有的火爆。”一位资深港股投资者对于近期港股“打新”盛况如是评价。
另一位投资港股的资深股民王先生坦言,去年以来港股、美股市场上科技股的爆发,加上有互联网巨头腾讯等股东的“背书”,令他对这类新上市的高科技成长股充满信心,因而积极投入了打新市场。“如果赶上一些明星企业上市,我会用上9倍杠杆,这样可以提高中签率。很幸运,我在阅文上中了好几手,上市当天抛出不仅回本,还大赚了一笔。”王先生说。
学会利用融资
在出现超额认购的情况下,获得分配新股的机会相对减少。在此情况下,投资者可能预计未必会完全获取其认购数量,因而认购多于自己的实际希望获分派之股份数量。香港惯用的“孖展”就是英文MARGIN(融资)的意思,只要支付按金,就能增加自己的购买力。使用孖展来认购新股,其目的是利用孖展来放大资金倍数, 以达到分配到更多的份数之目的。透过融资服务(“孖展”),投资者便可用现有的资金认购更多的新股,从而增加获配售机会。内地券商不提供融资额度,香港则不同,认购新股券商或者银行可以提供9成甚至9成半融资额度。换句话说:你拿出一成资金, 银行借出另外的九成去认购,杠杆率为10倍。举例说,你要认购额是50万元的股票,银行替你出九成,即是45万,你要拿5万出来就可以了。以此看来,用IPO孖展抽龙头或大市值股,风险有限,回报有吸引力。向银行或券商借钱做孖展来认购是一个不错的操作。
银行收取利息的天数是以 “认购新股最后一天” 起, 至 “新股上市前一天” 为止。一般收息天数是七、八天,也有九天、十天的。银行借出的钱要收取利息,一般情况下利息有高低之分,钱借得越多,利息就越低。以9月底为例,当时由于多只新股进行招股,市场冻结了数以千亿元计的资金,令本港银行同业拆息持续抽高,一周及两周的银行同业拆息升至5.6厘及5.5厘水平,因此,以九成孖展计算,证券行的孖展利息则普遍在6.3厘以上。除了孖展利息费用,其它相关的交易费用包括:1% 经纪佣金, 0.004% 证监会交易征费,以及 0.005% 香港联交所交易费。
港股打新要点
要注意的是,散户在香港认购新股有白表和黄表之分。投资者可透过白表或黄表去认购新股,两者只可选一,不能同时使用白表及黄表去认购。重复或疑属重复申请可能会被拒绝受理。亲自填写白表是具名登记股东,黄表是透过银行或股票行以代理人身份认购,白表认购不能做孖展, 做孖展必须由银行或者证券行出面使用黄表代为认购(即这些股票是做孖展的抵押品)。申请人须先开股票户口。成功获分配的股票将于上市首天前由银行或股票行直接存入申请人的股票户口,至于不获接纳认购申请的退款支票,若是透过银行抽新股,则会在退款日直接存入申请人银行户口,若经券商抽新股,就会直接寄予申请人。用黄表申请获分配的股份亦可于上市首天沽出。
白表与黄表的主要分别是:白表中签者往往会待收妥新股、并将新股交予证券公司或银行后才能沽出股票。白表获配发股份的人士可能于新股买卖前仍未收到实物股票,而未能赶及于新股挂牌首天买卖;而黄表中签者则因其获配股份已存于中央结算系统,可于新股挂牌当天透过经纪直接沽出股票。
新股上市时,股价可升可跌,当中涉及一定的投资风险,故此在作出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了解有关公司之业务性质及背景,阅读其发售章程及公司财务报告等资料。另外,如在招股过程中超额认购倍数比预期小,投资者可能会获得比预期中较多股数,原本支付的10%申购金额可能不足以支付所获得股数的全部申购金额,因而可能需要额外再支付未足之认购金额。有兴趣到香港打新股的朋友,必须做好两手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