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在香港进行的IPO(首次公开募股)集资总额达到3419亿港元,较05年的1657亿港元增长1倍多。这不仅创下新记录,香港还一举超越纽约,成为仅次于伦敦的全球第二大新股上市活跃地。2006年共有62家新公司在港上市,其中最为令人瞩目的是工商银行上市,创下全球IPO筹资额最高记录。香港的法律和金融体制较为健全稳固,因而有能力承担大规模的企业IPO,吸引了众多内地企业前来上市。
就内地股市而言,新股上市首日升幅惊人,但绝大部分散户投资者无缘新股的投资机会。香港比较照顾中小股民,调高中小股民中签率,可以“一人一手”,且散户可透过股票融资扩大认购额度,买到新股的机率大幅提升。在香港,一般新股在公开发售时,包销商会将总发售股份数目分为公开发售部份及配售部份,并安排回拨机制。回拨机制是指当公开发售部份出现大量超额认购时,包销商将配售部份作出调整,从而增加公开发售部份的比率。所以,香港市场对喜欢申购新股的内地朋友有着很大的吸引力。我们在这里为大家分享一下有关香港认购新股的知识。
香港打新并不难
年初至今,一共有59家新公司在港上市,总集资额达1824亿港元。以首个交易日收市价计算,打新股的利润最高达119%,最差的是-8.6%,平均回报有25%。详细资料大家可以参考附表所列的2007年香港新股回顾。A股打新股平均回报是108%,但香港可透过“孖展(margin)”放大10至20倍资金,且超额认购不及A股狂热。同一笔资金,认购香港新股回报更胜认购A股新股。
新股吃香,超额认购是平常事。举例说,SOHO中国(410)公开发售录得超额认购168倍,奥园(3883) 香港公开发售部份录得超额认购203倍。新疆新鑫矿业(3833)公开超额认购474倍;1手(1,000股)中签率为10%,认购40手(4万股)才稳获1手。
超额认购是指市场对新发行证券的认购量超过发行量。出现超额认购时,可以透过抽签或按比例的方式分配证券。超额认购的程度越高,代表市场对该证券的需求越高,挂牌交易后价格很易升至远高于发行价的水平。包销商将一般申请总认购价为5百万港元或以下之申请为甲组,申请总认购价为5百万港元以上之申请为乙组。甲组与乙组申请所获的分配比例可能有所不同。如任何一组出现认购不足的情况,包销商则将剩余的股数将转拨往另一组,以满足该组的需求,并作出适当分配。若出现超额认购,分配将按接获的有效申请数量而制定,每一组的分配基准因而有所不同。
何时狩猎“独角兽”
一直以来,金融、地产都是香港股市中的主角。由于难以获得海外投资者的青睐,新兴企业板块往往估值较低。但在本轮港股牛市中,新经济作为一股强劲的新生力量开始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例如,新经济股龙头腾讯控股去年上涨114%,股价屡次刷新历史纪录,并成为亚洲首家市值破5000亿美元的科技公司。2017年在港股上市的公司中,互联网和科技方面的“新经济公司”成为募资主力,前十大IPO中的众安在线、阅文集团、易鑫集团和雷蛇的募资金额分别达到136.83亿港元、95.74亿港元、67.66亿港元和47.46亿港元。
在市场分析人士看来,中国内地新经济迅猛发展,很有可能引领未来世界新经济的发展方向。继美股市场涌现出脸谱、苹果、微软、谷歌及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后,在科技飞速占领全球市场的时代,代表着转型方向的公司完全有理由受到资金的青睐,而这正是港股市场继续蓬勃发展的新机遇。
在过去的一年中,内地公募基金已成为南下资金中的重要力量,可以灵活投资两地市场的沪港深基金规模迅速扩张。根据最新披露的基金2017年四季报,除了腾讯控股,沪港深基金的重仓股主要集中在金融、地产、汽车等传统领域。虽然已经关注到港股市场上日益崛起的新经济公司,但在多数基金经理看来,狩猎这些“独角兽”的最佳时机似乎仍未到来。
“新经济股确实是一些成长性比较高的标的,我对此也比较看好,但还是会去寻找那些具有扎实商业模式的公司,同时也会关注估值。”华宝海外中国成长混合的基金经理周欣表示。在他看来,再好的东西也要有一个合理的价格,如果价格不太合理,把积极的因素过度地反映在股价中,在买入之后可能不但很难获取收益,还会有下行风险。
周欣提醒,“新经济”类股票中鱼龙混杂,需要仔细分辨,真正好的商业模式非常稀缺。以互联网行业为例,经过多年淘洗能够真正发展壮大的企业数量其实极为有限。
“我一直在持续关注这类新经济公司,而且也曾阶段性地买过一两只股票。但从目前投资结构来看,我认为时机还不是很成熟。不能认为新经济股就一定有投资机会,我们需要去分析它们的商业模式,有些新经济股的商业模式决定了它们短期内没有很多机会。”沪上一位QDII基金经理坦言。
也有基金经理认为,尽管短期内难以实现盈利,但不少新经济公司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相较于依靠经济周期走强的传统行业而言,它们可能更有“后劲”。
“现在经济稳增长势头明显,在这个阶段周期性板块会表现得更好一些。但放长眼光来看,更为重要的还是企业的内生增长,而这主要体现在一些新兴行业上。目前港股市场的上市公司结构还是偏传统,比如国企指数成分股更多地体现出一种周期性特征,很难会有内生增长力量来推动企业市值扩大。”南方一家基金公司的国际投资负责人表示。
国海富兰克林沪港深基金经理徐成表示,新经济类股票中一些估值较低的中小市值公司,随着盈利增加、市值增长,未来或被纳入港股通标的。他将关注其中业绩增长情况较好、质地优良、具备核心竞争力、估值合理、在市场竞争中能为股东提供较优价值的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