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价格的几何构造
在国内曾有一位绰号"缠师”的投资界专家,深入研究了价格的市场结构。这个术语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在时空下如何分析价格走势。笔者引述其方法,让大家对价格的时空结构有更深人的理解。
既然笔者认为价格走势在不同的观察周期上是自相似的,那么就可以用几何的方法进行迭代和分解,得到更长周期和更短周期的价格走势特征。这种处理方法有点像是伸缩式的玩具,比如俄罗斯套娃,每个都一样,但是规模不同,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我们留意观察图2-8中框起来的价格走势。这是某股票的日K线图。从日线周期看,这个走势已经相当纠结了。但是,比起它的30分钟K线图,这不过是个小儿科。
我们看到在日线图上,整体上看那一段是上升趋势,而在30分钟K线图上,这却是由上上下下14个小趋势组成的。而其中每一个上升的小趋势,和日线图那个上升趋势的形态是相似的。
为了说清楚不同周期上观察到的类似走势之间的嵌套关系,我们引入三个概念:分形.笔、段。有趣的是,“缠师”也用了和“分形”类似的术语,这就是他的理论中的时空级别的概念。
分形研究的是三条相邻的K线组成的形态,所研究的K线可以是任意时间周期,但是它们只存在两种形态,分别称为顶分型和底分型。具体如下:
第二条K线高点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高的,而低点也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高的,这样连续的三条K线构成的图形称为顶分型,顶分型的最高点叫作该分型的顶,从最高点到最低点,成为该分型的区间。
一般来说,在股价见顶的时候,在最高价位必然会出现顶分型,而在股价底部,也一定有一个最低的底分型。所以,有了一对相邻的顶、底分型,将最高价和最低价连起来,就形成了一条趋势线,这条线被称为“笔”。即笔是指包括两个相邻的顶和底之间的一个线段。我们略去了两个顶底之间其他的波动,这就是一种抽象方法。 不管其中有多少个更小的上涨和下跌趋势,从整体上看,要么是上涨的趋势(向上笔) ,要么就是下跌的趋势(向下笔)。这种抽象做法,相当于换了一个放大倍数更低的眼镜来观察价格走势。学过数学和物理的读者都知道,这相当于对某个观察周期的价格曲线进行了“一阶”模拟。
只进行一次抽象还不够.经过笔的划分,任何一幅股价走势图必然可以被视为由向上或者向下的笔连接的折线段。这样上上下下的笔仍然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我们再进行一次“抽象处理”,就引出了建立在“笔”基础之上的“段”的概念。
所谓“段"是至少由连续的三笔或者奇数笔组成的直线段。D同时,有一个最基本的前提要求,就是构成段的前三笔,必须有重叠的部分。D段无非有两种,从向上一笔开始的和从向下一笔开始的。段的划分是唯一的。
至于为何是3以上的奇数笔,这和斐波纳契数列(甚至可以说是人类还没有搞清楚的某种神经心理.生理结构)有关。我们看到,无论是笔还是段,都是有方向的,从顶开始的段一定结束在底,反之亦然,即线段的两个端点必然分别是顶和底。两个端点如果同样是顶或者底,这样的连线不称其为段。因此,以向上笔开始的段一定结束于向上笔;反之, 开始是向下笔,必然也结束于一个向下笔。如此,段与段相连,就形成了对某个周期的K线图的“二阶”处理,即改用更小放大倍数的眼镜来观察走势。这样可以忽略掉更多的价格波动“噪声”,把关注点放在较大时间周期的层次,上,起到“一览众山小”的作用。
这种抽象方式可以无穷无尽地做下去,其实和观察不同周期的K线图的效果是一样的。我们用“缠师"的几何方法进一步阐释股价运动具有时间结构这一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