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先股发行现状
根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自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3月8日,发行及披露预案优先股共计42单。发行频率、融资规模明显落后于其他再融资方式,且发行主体集中于银行类金融机构。但再融资新规的出台,对于上市公司申请增发、配股、非公开发行股票多种方式在发行股份数量、时间、以及价格方面做出严格限制,却明确列示优先股不受再融资新规影响,受此利好政策提振,优先股这种再融资方式或将成为市场新宠。
关于优先股发行的系列问题详解,发行优先股流程介绍
二、优先股相关法律法规
1、国务院规定《国务院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
对优先股股东的权利和义务(公司法层面问题),以及试点期间试点范围、发行、收购、交易、持股数额计算(证券法层面问题),组织管理和配套政策(部及协调)作出原则性规定。
2、部门规章:对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众公司发行条件和程序、上市交易和转让、结算与存管、回购与并购重组以及法律责任等作出规定。
《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
《深圳证券交易所优先股试点业务实施细则》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优先股业务指引(试行)》
3、规范性文件:发行环节信息披露规则、上市交易和转让具体规则、结算存管具体规则等各类具体操作规范。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2号---发行优先股申请文件》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3号---发行优先股发行元和发行情况报告书》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4号---发行优先股募集说明书》
《中国结算北京分公司优先股登记结算业务指南》
三、优先股发行重点关注事项
优先股发行主体分为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发行方式分为公开发行与非公开发行。上市公司可以选择公开发行与非公开发行两种方式,其股票可在交易所公开交易或转让;非上市公司只可以选择非公开发行,其优先股可在交易所进行公开转让。下面对《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小结。
1、《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第(一)款规定:上市公司公开发行优先股应当在公司章程中规定:采取固定股息率。如何理解固定股息率概念?
《管理办法》第十六条对固定股息率进行明确解释:公司章程中规定优先股采用固定股息率的,可以在优先股存续期内采取相同的固定股息率,或明确每年的固定股息率,各年度的股息率可以不同。
2、《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募集资金应有明确用途,与公司业务范围、经营规模相匹配,募集资金用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环境保护、土地管理等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如何理解应有明确用途。
“明确用途”并不是指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挂钩,可以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但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的规模应与公司业务范围、经营规模相匹配。
3、发行优先股价格如何确定?
根据《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公开发行优先股的价格或票面股息率以市场询价或证监会认可的其他公开方式确定。非公开发行优先股的票面股息率不得高于最近两个会计年度的年均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4、根据《管理办法》第三十四条,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优先股仅向本办法规定的合格投资者发行,每次发行对象不得超过二百人,且相同条款优先股的发行对象累计不得超过二百人。如若采用储架发行方式,即一次核准分次发行,如何认定判断单次发行人数?
储架发行每次发行都算单独一次发行,但同一次核准的储架发行中,其中条款相同(包括股息率)的不同次发行应合并计算。
5、优先股股东何时恢复表决权、如何计算恢复表决权比例?
根据《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公司股东大会可授权公司董事会按公司章程的约定向优先股支付股息。公司累计三个会计年度或连续两个会计年度未按约定支付优先股股息的,股东大会批准当年不按约定分配利润的方案次日起,优先股股东有权出席股东大会与普通股股东共同表决,每股优先股股份享有公司章程规定的一定比例表决权。
通常在发行预案和募集说明书中充分披露表决权恢复的情形以及恢复的具体计算方法、优先股表决权恢复导致的原股东表决权被摊薄的风险,特别是可能发生的控制权变更的风险。
对于股息可累积到下一会计年度的优先股,表决权恢复直至公司全额支付所欠股息。对于股息不可累积的优先股,表决权恢复直至公司全额支付当年股息。公司章程可规定优先股表决权恢复的其他情形。
6、若本次发行优先股造成摊薄即期回报应如何处理?
根据《关于首发及再融资、重大资产重组摊薄即期回报有关事项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如果预计本次融资募集资金到位或重大资产重组完成当
年基本每股收益或稀释每股收益低于上年度,导致公司即期回报被摊薄。公司应披露:
“(一)董事会选择本次融资或重大资产重组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二)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与公司现有业务的关系,公司从事募投项目在人员、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储备情况。公司同时应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制订并披露填补回报的具体措施,增强公司持续回报能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公司现有业务板块运营状况,发展态势,面临的主要风险及改进措施。
(二)加强公司日常运营效率,降低公司运营成本,提升公司经营业绩的具体措施。
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忠实、勤勉地履行职责,维护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对公司填补回报措施能够得到切实履行作出承诺,包括但不限于:
(一)承诺不得无偿或以不公平条件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输送利益,也不得采用其他方式损害公司利益。
(二)承诺对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职务消费行为进行约束。
(三)承诺不得动用公司资产从事与其履行职责无关的投资、消费活动。
(四)承诺由董事会或薪酬委员会制订的薪酬制度与公司填补回报措施的执行情况相挂钩。
(五)承诺拟公布的公司股权激励的行权条件与公司填补回报措施的执行情况相挂钩。
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越权干预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不得侵占公司利益。公司通过本次融资或重大资产重组向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及其关联人收购资产,如果对被收购资产有效益承诺的,应明确效益无法完成时的补偿责任。
公司董事会应对公司本次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是否摊薄即期回报进行分析、将填补即期回报措施及相关承诺主体的承诺等事项形成议案,提交股东大会表决。公司应在招股说明书、发行预案、募集说明书或重大资产重组报告中披露相关事项,同时提示投资者制订填补回报措施不等于对公司未来利润做出保证。在定期报告中持续披露填补即期回报措施的完成情况及相关承诺主体承诺事项的履行情况。”
7、非公开发行优先股的募集说明书是否需要编制?
优先股发行强调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相异于普通股的非公开发行,优先股非公开发行需要编制募集说明书,发行结束前不能公开披露,而作为发行情况报告书的备查文件进行披露。非公开发行募集说明书应注明:本募集说明书仅供拟认购的合格投资者使用,不得利用募集说明书及申购从事内幕交易或操作证券市场。
8、优先股发行预案应注意的事项
(1)《优先股发行预案》第十条:发行人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披露可能直接或间接对发行人及原股东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所有因素。发行人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及优先股的条款设置,充分、准确、具体地揭示相关风险因素,可以量化分析的,应披露具体影响程度。例如:
(一)分红减少的风险。量化分析本次优先股股息发放对普通股及已发行优先股股息发放的影响;
(二)表决权被摊薄的风险。优先股表决权恢复导致的原股东表决权被摊薄的风险,特别是可能发生控制权变更的风险;
(三)普通股股东的清偿顺序风险;
(四)税务风险。
(2)《优先股发行预案》第十二条:本次发行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应当分析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流动资金的需求水平是否相当;募集资金用于偿还银行贷款的,应当结合市场利率水平、公司融资成本说明偿还银行贷款后公司负债结构是否合理;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行业公司募集资金补充资本的,应结合行业监管指标、对普通股现金分红的影响分析本次融资规模的合理性。
(3)《优先股发行预案》第十二条:募集资金用于项目投资的,应披露项目需要资金数额、项目内容及进度和涉及的审批情况。
募集资金投入项目导致发行人生产经营模式发生变化的,发行人应结合其在新模式下的经营管理能力、技术准备情况、产品市场开拓情况等,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9、公开发行优先股有何特殊要求?
根据《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上市公司公开发行优先股,应当符合以下情形之一:
(1)其普通股为上证50指数成份股;
(2)以公开发行优先股作为支付手段收购或吸收合并其他上市公司;
(3)以减少注册资本为目的回购普通股的,可以公开发行优先股作为支付手段,或者在回购方案实施完毕后,可公开发行不超过回购减资总额的优先股。
中国证监会核准公开发行优先股后不再符合本条第(一)项情形的,上市公司仍可实施本次发行。
且上市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应当连续盈利。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扣除前的净利润相比,以孰低者作为计算依据。
一、受理机构
中国证监会办公厅
二、审核机构
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部
三、审批数量
无数量限制
四、审批收费依据及标准
不收费
五、办理时限
3个月(证监会自受理证券发行申请文件之日起三个月内,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作出予以核准或者不予核准的决定,发行人根据要求补充、修改发行申请文件的时间不计算在内)。
六、申请条件
(一)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一般规定
1、上市公司应当与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人员、资产、财务分开,机构、业务独立。
2、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健全,能够有效保证公司运行效率、合法合规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应当不存在重大缺陷。
3、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应当不少于优先股一年的股息。
4、上市公司最近三年现金分红情况应当符合公司章程及中国证监会的有关监管规定。
5、上市公司报告期不存在重大会计违规事项。公开发行优先股,最近三年财务报表被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应当为标准审计报告或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非公开发行优先股,最近一年财务报表被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为非标准审计报告的,所涉及事项对公司无重大不利影响或者在发行前重大不利影响已经消除。
6、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募集资金应有明确用途,与公司业务范围、经营规模相匹配,募集资金用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环境保护、土地管理等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
除金融类企业外,本次募集资金使用项目不得为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借予他人等财务性投资,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以买卖有价证券为主要业务的公司。
7、上市公司已发行的优先股不得超过公司普通股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且筹资金额不得超过发行前净资产的百分之五十,已回购、转换的优先股不纳入计算。
8、上市公司同一次发行的优先股,条款应当相同。每次优先股发行完毕前,不得再次发行优先股。
9、上市公司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发行优先股:(1)本次发行申请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2)最近十二个月内受到过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3)因涉嫌犯罪正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涉嫌违法违规正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4)上市公司的权益被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严重损害且尚未消除;(5)上市公司及其附属公司违规对外提供担保且尚未解除;(6)存在可能严重影响公司持续经营的担保、诉讼、仲裁、市场重大质疑或其他重大事项;(7)其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规定的任职资格;(8)严重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其他情形。
(二)公开发行的特别规定
1、发行优先股,应当符合以下情形之一:(1)其普通股为上证50指数成份股;(二)以公开发行优先股作为支付手段收购或吸收合并其他上市公司;(2)以减少注册资本为目的回购普通股的,可以公开发行优先股作为支付手段,或者在回购方案实施完毕后,可公开发行不超过回购减资总额的优先股。
中国证监会核准公开发行优先股后不再符合本条第(1)项情形的,上市公司仍可实施本次发行。
2、上市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应当连续盈利。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扣除前的净利润相比,以孰低者作为计算依据。
3、上市公司公开发行优先股应当在公司章程中规定以下事项:(1)采取固定股息率;(2)在有可分配税后利润的情况下必须向优先股股东分配股息;(3)未向优先股股东足额派发股息的差额部分应当累积到下一会计年度;(4)优先股股东按照约定的股息率分配股息后,不再同普通股股东一起参加剩余利润分配。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补充资本的,可就第(2)项和第(3)项事项另行约定。
4、上市公司公开发行优先股的,可以向原股东优先配售。
5、除本办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外,上市公司最近三十六个月内因违反工商、税收、土地、环保、海关法律、行政法规或规章,受到行政处罚且情节严重的,不得公开发行优先股。
6、上市公司公开发行优先股,公司及其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最近十二个月内应当不存在违反向投资者作出的公开承诺的行为。
(三)其他规定
1、优先股每股票面金额为一百元。
优先股发行价格和票面股息率应当公允、合理,不得损害股东或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合法利益,发行价格不得低于优先股票面金额。
公开发行优先股的价格或票面股息率以市场询价或证监会认可的其他公开方式确定。
2、上市公司不得发行可转换为普通股的优先股。但商业银行可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监管规定,非公开发行触发事件发生时强制转换为普通股的优先股,并遵守有关规定。
发行对象为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还应当符合国务院相关部门的规定。
(四)回购与并购重组
1、上市公司可以非公开发行优先股作为支付手段,向公司特定股东回购普通股。上市公司回购普通股的价格应当公允、合理,不得损害股东或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合法利益。
2、上市公司以减少注册资本为目的回购普通股公开发行优先股的,以及以非公开发行优先股为支付手段向公司特定股东回购普通股的,除应当符合优先股发行条件和程序,还应符合以下规定:(1)上市公司回购普通股应当由董事会依法作出决议并提交股东大会批准;(2)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就回购普通股作出的决议,应当包括下列事项:回购普通股的价格区间,回购普通股的数量和比例,回购普通股的期限,决议的有效期,对董事会办理本次回购股份事宜的具体授权,其他相关事项。以发行优先股作为支付手段的,应当包括拟用于支付的优先股总金额以及支付比例;回购方案实施完毕之日起一年内公开发行优先股的,应当包括回购的资金总额以及资金来源;(3)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就回购普通股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普通股股东(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4)上市公司应当在股东大会作出回购普通股决议后的次日公告该决议;(5)依法通知债权人。本办法未做规定的应当符合中国证监会有关上市公司回购的其他规定。
3、上市公司收购要约适用于被收购公司的所有股东,但可以针对优先股股东和普通股股东提出不同的收购条件。
4、上市公司可以按照《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条件发行优先股购买资产,同时应当遵守本办法第三十三条,以及第三十五条至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依法披露有关信息、履行相应程序。
5、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作为支付手段购买资产的,可以同时募集配套资金。
七、申请接收
(一)接收方式
窗口接收: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受理服务中心,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19号富凯大厦一层。
(二)办公时间:
8:30-11:00,13:30-16:00
八、办理程序
按照依法行政、公开透明、集体决策、分工制衡的要求,发行优先股申请的审核工作流程分为受理、反馈会、初审会、发审会、封卷、核准发行等主要环节,分别由不同处室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对每一个发行人的审核决定均通过会议以集体讨论的方式提出意见,避免个人决断。
1.基本审核流程图
基本审核流程图
2.发行优先股申请审核主要环节简介
(1)受理
证监会受理部门根据《行政许可程序规定》、《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则的要求,依法受理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申请文件,并按程序转发行监管部。发行监管部在正式受理后,将申请文件分发至相关监管处室,相关监管处室根据发行人的行业、公务回避的有关要求以及审核人员的工作量等确定审核人员。
(2)反馈会
相关监管处室审核人员审阅发行人申请文件后,从非财务和财务两个角度撰写审核报告,提交反馈会讨论。反馈会主要讨论初步审核中关注的主要问题,确定需要发行人补充披露以及中介机构进一步核查说明的问题。
反馈会按照申请文件受理顺序安排。反馈会由综合处组织并负责记录,参会人员有相关监管处室审核人员和处室负责人等。反馈会后将形成书面反馈意见,履行内部程序后反馈给保荐机构。反馈意见发出前不安排发行人及其中介机构与审核人员沟通。
保荐机构收到反馈意见后,组织发行人及相关中介机构按照要求进行回复。综合处收到反馈意见回复材料进行登记后转相关监管处室。审核人员按要求对申请文件以及回复材料进行审核。
发行人及其中介机构收到反馈意见后,在准备回复材料过程中如有疑问可与审核人员进行沟通,如有必要也可与处室负责人、部门负责人进行沟通。
审核过程中如发生或发现应予披露的事项,发行人及其中介机构应及时报告发行监管部并补充、修改相关材料。初审工作结束后,将形成初审报告(初稿)提交初审会讨论。
(3)初审会
初审会由审核人员汇报发行人的基本情况、初步审核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反馈意见回复情况。初审会由综合处组织并负责记录,发行监管部相关负责人、相关监管处室负责人、审核人员以及发审委委员(按小组)参加。
根据初审会讨论情况,审核人员修改、完善初审报告。初审报告是发行监管部初审工作的总结,履行内部程序后与申请材料一并提交发审会。
初审会讨论决定提交发审会审核的,发行监管部在初审会结束后出具初审报告。初审会讨论后认为发行人尚有需要进一步披露和说明的重大问题、暂不提交发审会审核的,将再次发出书面反馈意见。
(4)发审会
发审委制度是发行审核中的专家决策机制。根据2017年7月7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办法〉的决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设立发行审核委员会(以下简称发审委)和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以下简称并购重组委),其中发审委委员为66名,每届任期一年,可以连任,但连续任期最长不超过2届。发审委委员每年至少更换一半,发审委委员和并购重组委委员不得相互兼任。
发审委委员投票表决采用记名投票方式,会前需撰写工作底稿,会议全程录音。
发审会由审核人员向委员报告审核情况,并就有关问题提供说明,委员发表审核意见,发行人代表和保荐代表人各2名到会陈述并接受聆讯,发行人聆询时间不超过45分钟,聆询结束后由委员投票表决。发审会认为发行人有需要进一步披露和说明问题的,形成书面审核意见后告知保荐机构。
保荐机构收到发审委审核意见后,组织发行人及相关中介机构按照要求回复。综合处收到审核意见回复材料后转相关监管处室。审核人员按要求对回复材料进行审核并履行内部程序。
(5)封卷
发行人的优先股发行申请通过发审会审核后,需要进行封卷工作,即将申请文件原件重新归类后存档备查。封卷工作在按要求回复发审委意见后进行。如没有发审委意见需要回复,则在通过发审会审核后即进行封卷。
(6)会后事项
会后事项是指发行人优先股发行申请通过发审会审核后,启动发行前发生的可能影响本次发行上市及对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的应予披露的事项。发生会后事项的需履行会后事项程序,发行人及其中介机构应按规定向综合处提交会后事项材料。综合处接收相关材料后转相关监管处室。审核人员按要求及时提出处理意见。需重新提交发审会审核的,按照会后事项相关规定履行内部工作程序。如申请文件没有封卷,则会后事项与封卷可同时进行。
(7)核准发行
封卷并履行内部程序后,将进行核准批文的下发工作。发行人领取核准发行批文后,无重大会后事项或已履行完会后事项程序的,可按相关规定启动发行。
审核程序结束后,发行监管部根据审核情况起草持续监管意见书,书面告知日常监管部门。
3.并联审批:优先股发行申请审核过程中,涉及国家产业政策、宏观调控等事项的(限主板(含中小企业板)),证监会将征询国务院相关部委的意见。
4.对运作规范、市场表现良好的上市公司,在符合法定条件的前提下,取消反馈环节,可以不再要求发行人到发审会上接受询问,15个工作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九、审批结果
中国证监会依照法定条件对发行人的发行申请作出予以核准或者不予核准的决定,并出具相关文件。
十、结果送达
证监会作出行政决定后,发行监管部应在10个工作日内,通过电话方式通知保荐机构,通过现场领取核准批复的方式送达。
十一、申请人权利和义务
(一)依据《证券法》、《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发行审核委员会办法》等,申请人依法享有以下权利:
1.依法向证监会申请公开发行证券。
2.自证监会核准发行之日起,发行人可在6个月内发行股票;超过6个月未发行的,核准文件失效。
3.发行人及其他相关单位和个人如果认为发审委委员与其存在利害冲突或者潜在的利害冲突,可能影响发审委委员公正履行职责的,可以在报送发审委会议审核的股票发行申请文件时,向中国证监会提出要求有关发审委委员予以回避的书面申请,并说明理由。
4.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被证监会作出不予核准的决定后,发行人如再次申请发行证券,可在不予核准决定作出之日起6个月后提出申请。如发行人对证监会作出的不予核准的决定不服,可在收到决定之日起60日内,向证监会申请行政复议,也可在收到决定之日起3个月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5.若发行人有充分依据证明招股说明书中某些信息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及其他因披露可能导致其违反国家有关保密法律法规规定或严重损害公司利益的,发行人可向中国证监会申请豁免披露。
(二)依据《证券法》、《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发行审核委员会办法》等,申请人依法履行以下义务:
1.发行人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报送的证券发行申请文件,必须真实、准确、完整。
2.发行人依法披露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3.发行人不得以不正当手段干扰中国证监会及其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工作。
4.证券发行申请经核准,发行人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证券公开发行前,公告公开发行募集文件,并将该文件置备于指定场所供公众查阅。发行证券的信息依法公开前,任何知情人不得公开或者泄露该信息。发行人不得在公告公开发行募集文件前发行证券。
5.发行人报送申请文件后,在中国证监会核准前,发生应予披露事项的,应向中国证监会书面说明情况,并及时修改招股说明书及其摘要。
发行人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后,发生应予披露事项的,应向中国证监会书面说明情况,并经中国证监会同意后相应修改招股说明书及其摘要。必要时发行人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应重新经过中国证监会核准。
十二、咨询途径
(一)窗口咨询: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受理服务中心,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19号富凯大厦一层
(二)电话咨询:(010)88061925
(三)信函咨询: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部,通信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19号富凯大厦(邮编:100033)
十三、监督和投诉渠道
(一)电话投诉:(010)88060431
(二)电子邮件投诉:zwgk@csrc.gov.cn
十四、办公地址和时间
(一)办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19号富凯大厦
(二)办公时间: 8:30-11:30,13:30-17:00
十五、公开查询
自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后,可通过中国证监会网站行政许可栏目查询审批状态和结果。
十六、办理流程图
办理流程图
十七、申请材料
(一)申请材料目录及要求
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申请文件目录
第一章 本次优先股的募集文件
1-1 募集说明书(申报稿)
1-2 募集说明书概览(申报稿)
第二章 发行人的申请与授权文件
2-1 发行人的申请报告
2-2 发行人发行预案
2-3 发行人董事会决议
2-4 发行人股东大会决议
第三章 保荐机构和发行人律师出具的文件
3-1 保荐机构出具的证券发行保荐书
3-2 保荐机构出具的保荐工作报告
3-3 发行人律师出具的法律意见书
3-4 发行人律师出具的律师工作报告
第四章 关于本次发行优先股募集资金使用的文件
4-1 发行人拟收购资产(包括权益)最近一年的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及最近一期的财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
4-2 发行人拟收购资产(包括权益)的合同或其草案
第五章 其他文件
5-1 发行人最近三年的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及最近一期的财务报告、最近三年及一期比较式财务报表,如最近三年发生重大资产重组的,还应提供重组时编制的重组前模拟财务报告及审计报告
5-2发行人最近三年及一期非经常性损益明细表
5-3审计机构关于发行人最近一年内部控制的审计报告或鉴证报告
5-4 发行人董事会、审计机构关于报告期内非标准审计报告涉及事项对公司是否有重大不利影响或重大不利影响是否已消除的说明(如有)
5-5 盈利预测报告及盈利预测报告审核报告(如有)
5-6 资信评级机构为本次发行优先股出具的资信评级报告(如有)
5-7 本次发行优先股的担保合同、担保函、担保人就提供担保获得的授权文件(如有)
5-8 发行人对本次发行优先股作出的有关声明和承诺
5-9 审计机构关于本次发行优先股相关会计处理事项的专项意见
5-10 发行人公司章程(限电子文件)
5-11 特定行业(企业)主管部门出具的监管意见书
5-12 承销协议(发行前按中国证监会要求提供)
5-13 发行人全体董事对发行申请文件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承诺书
(二)材料数量
发行人初次报送应提交原件一份,复印件两份;在提交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之前,根据证监会要求的份数补报申请文件。在每次报送书面文件的同时,发行人应报两份相应的电子文件(应为标准.doc或.rtf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