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之水甲桂林,广告打到小学教材里,渔夫划上了20元背面,桂林和漓江从一开始就是个高调的存在。但在争当网红的今天,西安、重庆、济南等纷纷绽放光彩,桂林山水却越来越显得黯淡无光。
靠着丰厚的旅游资源,桂林走出了一家旅游类上市公司--桂林旅游,公司经营管理的景区包括漓江、象鼻山、银子岩,两江四湖等,就是这么一家手握优秀山水资源的企业,在资本市场却高调不起来了,不是不想,而真的是实力不允许。业绩增长迟缓、巨额债务压身,桂林旅游辜负了这大好山水。
一、桂林山水名声在外,桂林旅游却黯然失色
成立于1998年的桂林旅游,凭借着炙手可热的山水资源,早在2000年就上市了。公司管理着桂林两江四湖、银子岩、丰鱼岩、丹霞温泉、象山等景区,业务包括游船客运、酒店、公路客运等。
2018年经营数据显示,桂林旅游的景区业务营业利润占比50%,漓江客运和饭店业务营业利润分别占比20%,其它业务占比10%。而景区业务中挣钱最多的就是银子岩景区,其它景区基本上都在亏钱,所以,桂林旅游就是靠银子岩和漓江在挣钱。
手握老牌资源,但桂林旅游的业绩犹如漓江之水般平静。2010到2019上半年,公司营收分别为5.1亿元、5.1亿元、5亿元、4.4亿元、9.9亿元、5亿元、4.9亿元、5.6亿元、5.7亿元和3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0.7亿元、0.68亿元、0.61亿元、0.11亿元、0.41亿元、0.3亿元、0.06亿元、0.53亿元、0.8亿元和0.1亿元。可见,公司营收几乎十年来没有明显增长,净利润也和2010年相差无几,十分尴尬。
二,游客增长乏力以及债务成本,是压制桂林旅游业绩的关键
为什么会这样,国内旅游市场不是一直增长很快么,甲天下的桂林山水难道没人去了?
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旅游人数达到55.4亿人次,同比增长11%,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近6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2009年到2018年的10年里,我国旅游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年复合增速保持两位数。
但反观桂林旅游的游客数量,2011年公司游船接待约68万人次,到2018年,游船接待人次是60万人次,也就是说,近十年来在旅游行业火爆下,桂林旅游的游船人数不但没涨还降低了,气人不。
游客增长发力,人工、维护等成本不断攀升,桂林旅游靠天吃饭的日子越来越难。至于为何没人去,可能是“坑”多,可能是票价贵,也可能怪老天爷。因为针对2019年上半年的业绩下滑,桂林旅游给出的原因之一就是连续下雨,游客去不了。
除了营收上不来,桂林旅游巨额债务造成的财务成本也是拖累公司业绩的关键。
2016-2019上半年,桂林旅游流动负债分别为3.2亿元、4.5亿元、5.5亿元和5.3亿元;长期借款分别为7.9亿元、5.7亿元、7.1亿元和8.1亿元;而公司的货币资金分别为1.1亿元、0.6亿元、1.1亿元和1亿元,2019年上半年总负债竟高达14亿元,面对这么高的债务,偿债压力可想而知。
巨额的债务必然会产生高昂的财务成本,2016到2019年上半年,桂林旅游财务费用分别为4861万元、3844万元、4187万元和2426万元,而公司2017全年的净利润也就刚超过5000万,可见,高昂的财务费用在大大的侵蚀着公司利润空间。
在债务高压的同时,公司的应收账款也在持续攀升,2016年桂林旅游的应收款为8633万元,到2017年末、2018年末,则大幅增长到了9071万元和1.28亿元,2019年上半年更是飙升到了1.7亿元,这些钱主要就是公司经营景区的门票分成。
应收款的持续攀升,对本就现金流紧张的桂林旅游来说,可谓是雪上加霜,导致公司进入了越缺钱越借钱,越借钱成本越高越侵蚀利润的恶性循环,一代名山名水就这样沉寂下去。公司市值也从2015年最高超过70亿元,跌倒了现在的不到20亿元。
三、总结
在我国旅游行业持续爆发下,桂林旅游手握桂林山水这样优质的旅游资源,却并没有享受到行业成长的红利,看着靠抖音快手火起来的西安、济南等老牌旅游城市,公司也只有眼红的份。另外,债务的持续攀升大大挤压了本就微薄的利润,也许桂林旅游值得骄傲的,只有书本里美丽的桂林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