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明晰,精准脱贫的攻坚战加速推动,来安县大力推动农村产业和电商融合发展,积极探索“电商+产业”扶贫新模式,多方面帮助农产品打开销路,加速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繁荣,电商为扶贫攻坚注入了新活力。
筑牢电商扶贫新基石。
来安县持续加大农村电商政策支持力度,及时修定《来安县促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来安县电商扶贫奖励办法(试行)》,重点向农村电子商务倾斜。今年年初,共兑现电商奖励资金428.8万元,其中滁州滁谷食品有限公司、来安县听溪湖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4家重点农村电商企业都获得20万元以上的奖励资金。
同时,来安县继续推进农村电商示范示范创建,聚焦农产品上行,来安县已获得认定省级农村电商示范镇2个、示范村6个,目前新申报的省级农村电商示范镇2个、示范村4个已经获得市里认定,待省里确认。
优化电商服务网点,推动便民网点升级,全县目前有30个从事农产品上行的电商服务网点,壮大农产品上行规模。据市里提供的大数据监测,2019年,来安县农产品上行额达2亿元以上,占全市50.3%。该县认真整合现有的物流资源,将县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心和电子商务物流示范园整合在一起,强化对物流快递企业管理,提高物流快递企业效率,降低发件成本,进一步推动农产品上行,实现电商精准扶贫。
创新扶贫发展新思路
近年来,农村电商快速发展,电商已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为了使“扶贫”与“扶智”、“输血”与“造血”、“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从而达到增收、脱贫、致富的美好愿景,来安县积极探索电商扶贫新路径,创新扶贫发展新思路,打破传统的“一家一户卖谷子”的模式,用市场行为将农民调动起来,走农产品产业化、品牌化、规模化之路,让农产品卖的更远,卖的更多。
张山镇罗顶村电商综合服务点负责人高一军,先前网销周边农户们的杂粮,种类多,数量小,质量也无法保证,收效甚微。通过思路转换,他找到一款既适合在本地种植,又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的杂粮—-黑芝麻。截至今年4月底,周边有4个村近240户村民帮助种植,其中贫困户达40户,每亩净增收入1700元左右。预计今年网销额突破1500万元。
雷官镇雷官村电商综合服务点负责人雷文学,先前自己网销自己种植的花卉,数量小、耗精力。后来转换思路,成立专业合作社,吸纳30多农户入社,其中贫困户19户,自己集中精力专攻网销。销量上去了,老百姓受益面增加了,为村民们脱贫致富打下坚实的基础。
开启电商扶贫新模式
为了强化利益联结机制,推进模式创新,来安县大力推动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化融合发展,积极推广“电商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你种我销,你养我卖”模式,支持电商企业与农业基地或专业合作社开展稳定购销协作,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委托生产、定单农业等方式,收购、包装并网络销售小农户自产农产品。重点扶持贫困户。
杨郢乡红星村电商综合服务点负责人吴成州,兴办家庭农场,种植桃、杏、梨等水果,以及玉米、大豆等杂粮,在淘宝上开设店铺同时,自建APP,创新线上线下融合。吴成州的农场种植的农产品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时,他开始和周边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乃至农户合作。他加工生产的紫薯粉丝,原材料紫薯由全乡6个行政村部分村民提供的,并都签订了种植协议。2019年,他线上线下共销1100万元。其中帮助全乡60多个贫困户销售农产品。今年疫情期间,还帮助17个贫困户销售农产品5万元。
半塔镇龙湖村电商综合服务点负责人郑少飞是个贫困户,通过“你种我销,你养我卖”的方式,大量收购农户种植的山芋加工成薯条,年网销达200多万元,顺利摘掉自身贫困帽。
拓宽电商扶贫新渠道
随着新零售和新业态的快速发展,利用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形式,促进农产品销售,已经成为新潮流、新亮点,是农产品营销的创新,让农民直接面对市场,也补上传统农产品营销“短板”。为了适应新形势,拓宽新渠道,抓住新机遇,来安县定期组织电商企业进行有关网络直播带货培训,同时积极帮助电商企业直播牵线搭桥,让农产品销售找到了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