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市值管理如何变成了“伪市值管理”?都是“歪嘴和尚”念歪了经
5月22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参加中国证券业协会第七次会员大会时表示,“伪市值管理”本质是上市公司及实控人与相关机构和个人相互勾结,滥用持股、资金、信息等优势操纵股价,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秩序,境内外市场均将其作为重点打击对象。对此我会始终保持“零容忍”态势,对利益链条上的相关方,无论涉及到谁,一经查实,将从严从快从重处理并及时向市场公开。
为此,易会满还郑重提醒上市公司及实控人、行业机构和从业人员,要敬畏法治,敬畏投资者,远离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乱象,珍视自身声誉和职业操守,共同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易会满之所以作出上述表态,显然与近期备受市场关注的叶飞“爆料门”事件有关。最近一个时期,微博大V、私募基金经理叶飞不仅爆料中源家居以“市值管理”之名操纵股价,而且叶飞还点了其他几家公司的名字,并表明将曝光18家上市公司,且在数量上只多不少。“叶飞概念股”应运而生,而且在市场上受到抛压,甚至累及市场上的小市值股票,市场上闻“市值管理”而色变,“市值管理”因此成了价格操纵的代名词,成了一些机构投资者收割韭菜的工具。而这样的“市值管理”当然也就是易会满主席所说的“伪市值管理”。
对于这种“伪市值管理”当然需要“零容忍”,需要从严从快从重处理。因为这种“伪市值管理”是背离“市值管理”初衷的。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2014年上半年,上市公司股价低迷,上市公司股价破发、破净现象频频出现。如果上市公司对于这些情况置之不理,投资者的利益无疑会因此而受到损害。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当年5月9日,高层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因此,高层提出“市场管理”的初衷显然是值得肯定的。
但“市场管理”这本好经显然被A股市场的“歪嘴和尚”们念歪了。一方面从上市公司层面来说,上市公司需要再融资,而再融资的价格当然是越高越好。并且作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以及董监高来说,也存在套现的要求,而且套现的价格同样也是越高越好。另一方面作为一些机构来说,也希望通过操纵股价来达到获利的目的。于是,“市值管理”就给双方提供了一个借口或契机,让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实控人、大股东以及某些投资机构勾结在了一起。实际上,自从管理层提出“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以来,这种以“市值管理”之名来操纵市场的行为就不曾间断过。证监会也经常对这种以“市值管理”之名来操纵市场的行为作出处罚。
而“市场管理”这本好经之所以会被A股市场的“歪嘴和尚”们念歪,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市值管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行为规范。管理层虽然提出“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但管理层却并未就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作出明确的要求,更没有明确的行为规范,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基本上是摸着石头过河,导致各种乱象丛生。特别是在遭遇到A股市场的“歪嘴和尚”之后,“市值管理”的真经更是直接被念歪了。
当然,“市值管理”的真经之所以被“歪嘴和尚”们念歪,也与价格操纵行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有关。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并没有透明性,操纵股价更不会进行公开的信息披露。因此,操纵股价的行为通常都是在静悄悄地进行。这就导致一些操纵市场的行为逃过了监管的目光。而由于操纵市场行为通常都能取得较大的收益,并且这种操纵市场的行为还有可能逃过监管,这就使得一些上市公司及机构在利益的驱使下不惜以身试法。
也正因如此,对这种“伪市值管理”行为保持零容忍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在新《证券法》加大了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成本的情况下,对于操纵市场行为,除了没收违法所得之外,还可以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如果实行顶格处罚,这是有极大的震慑力的。
当然,在对“伪市值管理”零容忍的同时,也要对“市值管理”的行为规范加以明确,让上市公司进行“市值管理”有一个明确的行为准则。比如,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从市场操纵层面而言,仅限于上市公司的股份回购与大股东的增持。第三方机构原则上不应介入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第三方机构介入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上市公司应进行明确的信息披露,而不是任由上市公司、大股东与第三方机构暗中勾结,以此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信息透明化。只有明确了“市值管理”该怎么做,才能避免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沦为“伪市值管理”,成为损害投资者利益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