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对曾经亲密无间、所向披靡的“黄金搭档”从此一拍两散、各奔东西呢?究竟有怎样的恩怨纠葛.令“量子基金”的掌门人彼此间老死不相往来?究竟又有怎样的隐情让一对曾经创造了“华尔街传奇”的对冲基金宗师从此恩断义绝、视若仇人?
多年以来,对于为何离开“量子基金”。吉姆对外的解释一直是自己“希望尝试不同的生活方式”,而索罗斯在多个场合里对此的演绎是,“他喜欢我们的合伙关系,不希望外人加入。他非常尊重我的批评,但不能忍受他的手下批评他,一旦这些人真正发挥效力,他会离奇地摧毁它们,造成很不愉快的工作气氛……于是我们的合作关系破裂了。”几乎所有的媒体对此的描述罕见地趋同,一致解释为“两人基于不同的人生理念才分道扬镳”。
对于当年与索罗斯散伙的真正原因,过去的29年里,罗杰斯一直三缄其口,保持沉默,即便他的前合伙人在多种场合和著作中屡屡影射他的种种不是,他同样以缄默应对。
如今,是时候揭开谜底了!是时候让尘封了29年的这份绝密档案饭现在人们面前,让后人真切地感知29年前这对曾被誉为“华尔街传奇”的黄金搭档之间的恩怨纠葛,也让人们有机会了解到金融大鳄人生历程中不为人知的一面。历史终归是历史,其间的是非功过只有留待后人去评说!
往事不堪回首,在与笔者反复多次的深入交流后,罗杰斯首次披露了发生在28年前那段令他永远难以忘怀的艰难岁月。
不和谐的阴影总是在某个毫无意识的端口悄无声息地乍现,凭借着对市场准确的判断力和独特的历史透视眼光,这对对冲基金双煞在华尔街声名鹊起,“索罗斯基金”的规模日益膨胀,仅靠原有五六位助手已经难以担负每天如此繁重的工作,公司急需更多人手。
在创立公司之初,由于基金规模小,一两个秘书就可以搞掂,人员问题并不迫切。1978年,当“索罗斯基金”的规模达到1.03亿美元时,引进更多人才成了燃眉之急。此外,随着索罗斯和罗杰斯两人的声名远播,越来越多的精英纷纷慕名而来。最烦在自己并不擅长的人员管理上耗时间的索罗斯一开始就将人员招募和分析师培训的工作全部甩给了罗杰斯,但在最终决定人员去留的环节,他依然要亲自过问。
在选择何种人才能为“索罗斯基金”所用方面,两者有不同的口味。索罗斯和罗杰斯一致认为入选人员与华尔街的干系越少越好,最好是一点关系都没有,哪怕是新手都成!两人一致认为华尔街的看法基本都是些随大流的庸俗之见.“索罗斯基金”多年来保持长盛不衰的秘诀就是他们的与众不同,从不与华尔街的观点“同流合污”。他们需要能独立思考、有天分、不随波逐流的人和他们一起再创辉煌。
多年来在市场上攻防坚守的经验让罗杰斯在招募员工时比较倾向于那些聪明、品质好、对华尔街知之甚少的分析师。尽管自己曾是耶鲁和牛津的学子,罗杰斯对于应聘人员的能力的看重更甚于对名校毕业生的看重。
同样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高材生的索罗斯却比较认同名校毕业生的“金钥匙效应.,在他看来,能够从名校混出来的人,其本身的能力就不会太差。接下来是如何培养和塑造的问题,所谓天分要比品质重要得多。他自己也坦承自己并不善于判断品格,更擅长判断股票。他对历史的判断远比对品格的判断要精明得多。
分歧在不知不觉中慢慢积累,最初招募的几位分析师工作跟不上的状况一再出现。对此,索罗斯的解释是:“罗杰斯似乎对我很迷恋,对他来说,我好像是一种父亲的角色。我们的合作是排他性的关系,任何人都不能插进来。”
在罗杰斯的记忆里,索罗斯招聘的这些分析师,他们推荐的股票总是让“索罗斯基金”的投资账户出现亏损.“尽管他认为他们不错,我早就预料到事情并非像他所想象的那样,结果证明是他错了。其中有个叫丹尼尔·费弗(Daniel Pfeiffer)的分析师,我记得他几乎总是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