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一直宣称自己是投资者的利益代言人,宣称基金公司的利益和投资者的利益是一致的,但事实并不总是这样。看看最近几年发生的基金经理老鼠仓现象,投资者就不难明白这一点。在中国证监会的三令五申之下,仍然不断有基金经理以身试法。
客观而言,基金经理的老鼠仓行为有着一定的必然性。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相当多的基金经理把自己定位为市场的操作者,而不是广大投资者的代理人。在这种定位下,他们很容易以牺牲投资者利益为代价,来完成自己的某个操作计划。
如果说“老鼠仓”现象代表了基金经理个人在操作者与代理人之间的角色错位,那么基金公可本身也存在着这种角色错位,其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对发行大规模基金的态度上。在现有的政策制度下,基金公司资产规模通常被用来作为判断基金公司实力强大与否的标准,也是很多基金公司管理者的考核指标。在这种模式下,基金公司往往会通过发行几只规模较大的基金来实现整体规模的快速扩张。
实际上,基金公司完全可以控制单只基金的规模,通过多发基金来实现规模的扩张。但由于现有的基金销售还没有实现市场化,基金公司每年获得的新基金销售额度有限,这就迫使基金公司要在仅有的几个新基金销售额度中,尽量多的发行规模较大的基金。
由此带来的一个副作用就是,基金公司过分强调基金的首发规模,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基金投资业绩的提高。因为短期内提升业绩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而扩大规模可以通过各种市场营销手段来获得。对于那些有着短期业绩考核压力的基金公司管理者来说,显然做大规模比提高业绩更为迫切和现实,毕竟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收入与基金规模直接挂钩。
另外,这种角色的错位还表现在有些基金公司针对旗下不同基金产品制定不同的市场策略。我们知道,现阶段一些基金公司都有很完整的基金产品线,管理的基金数量也超过10只,而这也就带来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不同基金在基金公司中的地位如何界定,利益又该如何分配。
通常而言,基金公司会采用这样的策略,即利用1-2只中小盘的基金来做业绩,培养出几只明星基金。然后利用那些百亿以上规模的大基金做规模,来收取更多的管理费。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旗下基金业绩分化明显。一些基合公司甚至还存在不同基金之间的利益输送,即用规模大的基金给公司的明星基金抬轿子,以保证公司可以用明星基金吸引到更多的新资金,而这种做法对投资者的伤害是十分明显的。
尽管中国开放式基金的历史只有短短10年,但其已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决定性力量。因此,中国基金业的角色选择就变得十分重要。或许,我们的基金业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尽其所能努力捍卫投资者的利益,并增加投资者的投资收益方面,而不是片面夸大基金的业绩。如果我们的基金业越来越把自己当成是引人注目的市场操作者,其可能就会面临失去投资者信任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