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很多基金公司在表述自身投资风格的时候,都愿意使用“稳健”这个词,以“稳健”命名的基金更是数不胜数。但如果这种投资风格的稳健是以投资业绩的增长乏力为代价的,那么肯定是基金公司的投资理念或者投资哲学出了问题。在这方面,基金公司选择股票的标准就是最好的证明。
通常而言,基金买入股票是基于本公司行业研究员对某只股票的价值估值,如果价值被低估就买入,反之,如果价值被高估就卖出,而判断高估还是低估的主要标准就是“市盈率”。由于这个市场中有太多信奉“市盈率”的分析师,因此那些行业市盈率偏低的大盘蓝筹股板块(如银行股),总是会成为基金的重仓股。而市场的走势总会一再证明:这些大盘蓝筹股在牛市中的涨幅并不高。
既然如此,为什么基金还对大盘蓝筹股如此偏爱呢?因为,大盘蓝筹股符合所谓“稳健”的原则。在大多数情况下,基金公司必须为他们的投资决策负责,但在实际操作中,却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决定一个投资决策是好还是不好的标准并不是投资的业绩,而是基金的投资央策机构要证明:他们的决策是基于“审慎”的原则做出的,也就是我们常听说的“稳健”。这一现象背后的逻辑是,对基金而言,不能买入错误的股票,而不是要买入上涨的股票,这两者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
很多基金在新产品的招募说明书中,都会阐述自己将采用“审慎”的原则选择股票,而坚持这一原则选股的结果就是,你买的股票不一定上涨,但只要符合“谨慎的”原则就可以。也就是说,即使基金买的股票表现不佳,但只要投资决策是基于对公司基本面信息做价值评估后做出的,或者是利用公司所谓的“资产分配模型"做出的,或者是有理由可以证明研究员已经做了所谓的“尽职调查”,那么这只股票的买入就没有任何问题,即使股价表现很糟。
在这样的评判凡度下,对基金研究员来说,推荐的股票不能太另类,一定要符合主流价值观,否则就要承担比较大的风险。假如对一个基金研究员来说,面前有两只股票,一只是未来业绩可能大幅增长但却充满不确定性;而另一只则是市场都认可的大盘蓝筹股。你说他会给基金经理推荐哪一只?
一个理性的选择是后一只,因为别的研究员也会推荐这一只,推荐它没有任何风险。即使市场后来的走势证明这只大盘蓝筹股表现欠佳,但因为每家公司都推荐了,只能说大家都看错了,而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相反,如果推荐前一只股票,万一股价走势不佳,研究员就会被扣上“不审慎”的帽子,甚至直接影响研究员的绩效考核。对于基金公司研究员来说,明哲保身是明智的,但对基金公司而言,其投资风格必将变得了无新意,不求进取。
我们都知道,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在选股方面经常剑走偏锋,他选择的殷票往往都不是市场高度认同的股票,但他却成为中国开放式基金十多年来,给投资者带来回报最高的基金经理。即使如此,就连华夏基金内部人士也承认,王亚伟的投资风格更多的是一种个人行为,而不是公司的统一理念。只不过华夏基金的企业文化,能够容忍王亚伟的这种特立独行。
但在现阶段的公募基金中,更多的基金经理则没有王亚伟的幸运。通常情况下,他们不能随便购买自已看好的股票,如果这些股票没有在公司股票池的话。除非是研究员能够为其提供一份洋洋洒洒的长篇报告,同时还要得到决策委员会的认可。而不幸的是,有些基金公司投资委员会的成员根本就不是做投资的出身,这种决策机制的有效性实在是值得怀疑。
至于那些不幸的研究员,本身就有股票池里的一大堆股票要研究,他们只有在干完这些工作之后,才能把他们感兴趣的公司列人新股名单。在这样的一种工作机制下,你能想象基金公司的选股会有多少特别之处吗?
从这个意义上说,基金在2008年初与2009年初所犯下的“过分乐观”和“过分悲观”的错误,就不难理解了,因为大家都是这样认为的。如果从这个层面来重新审视现阶段基金公司之间的竞争,也许我们能得出一个令人吃惊的结论,那就是“基金公司比的不是谁比谁更好,而是谁比谁更差!”在这种相对价值的比较中,基金公司很难保证投资者利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