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本位制
黄金在货币体系中发生作用,自公元前17、16世纪出现金币以来,黄金作为辅助货帀只是在一定范围或区域内流通使用。直到16〜18世纪,各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广泛采用复本位制。复本位制分两种形式:一种是金银两币按其各自实际价流通的“平行本位制”,即“金银本位制”,如英国的金帀“基尼”与银币“先令”,就同时按市场比价流通;另一种是两币按国家法定比价流通的“双本位制”或“两币位制”,也即通常所称的“复本位制”。美国和欧洲大陆国家曾采用这种制度。
黄金在货币金融体系中的地位经历了哪几次重大演变?
(2)金本位制
从19世纪起各国相继放弃了金银本位制,如英国,于1816年颁布《金本位制度法案》,铸币发行,1823年英国的银行券幵始可以兑换金帀,实现了真正的金本位制。欧洲一些大陆国家也于1878年停止银币的自由铸造,由复本位制转向金本位制。到19世纪后期,西方各国普遍采用金本位制,于是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国际货帀体系——国际金本位制。
(3)虚金本位制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及期间,各参战国纷纷停止银行券的兑现并发行不可兑现的纸币,同时限制乃至禁止黄金出口,金本位制终于崩溃。
“一战”后,1922年各国在意大利热那亚城召开的世界货币会议上,决定采用“节约黄金”的原则。除美国实行金本位制外,英法实行“金块本位制”,其他国家多实行“金汇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的特点是:国内不流通金币,只发行代表一定重量黄金的银行券,银行券只能有限制地兑换金块。
而金汇兑本位制的主要特点是:银行券在国内不能兑换黄金和金币,只能兑换外汇。该国货币一般与另一个实行金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国家的货帀保持固定的比价,并在后者存放外汇或黄金作为平准基金,从而间接实行了金本位制。实际上,它是一种带有附属性质的货币制度,故又称“虚金本位制”。
无论金块本位制或还是金汇兑本位制,都削弱了金本位制。
(4)布雷顿国际货币体系
1929年,以美国华尔街股市大崩溃为标志的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迫使各国放弃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从此资本主义世界分裂成为相互对立的货币集团和货币区,国际金本位制退出了历史舞台。1944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公园,由美、英、中、法等44国代表参加召开的世界货币金融会议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议》,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帀体系,规定美元和黄金挂钩,人们俗称的“美金”由此而来。
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美元是国际货帀结算的基础,是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帀;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国承担按每盎司35美元的官价兑换黄金的义务;实行固定汇率制,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平价的1%上下的幅度内波动。因此,黄金也实行固定价格制,如波动过大,各国央行有义务进行干预。
(5)黄金的非货币化时期
20世纪60年代,美国由于陷入越战,财政赤字增加,美元开始贬值;欧洲国家经济复苏,拥有越来越多的美元,在美元不稳定的情况下,欧洲各国开始抛售美元而挤兑黄金。到1971年,美国黄金储备减少了61%。金价进入自由浮动时期,导致了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的瓦解。
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的《牙买加协议》及两年后对协议的修改方案,确定了黄金的非货币化,主要内容有:黄金不再是货币平价定值的标准;废除黄金官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再干预市场,实行浮动价格;取消必须用黄金同基金进行往来结算的规定,出售国际货帀基金组织1/6的储备黄金,所得利润用来建立帮助低收入国家的优惠贷款基金;设立特别提款权代替黄金用于会员之间和会员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间的某些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