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败如山倒——一美联储财政部联手,政策频出之美国救市“三步曲”的效果
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政府的救市之举可谓“三步曲”:先是通过利率于段,开放紧急贷款窗口,增加市场流动性,以期金融机构可以自救;再是单独救助,从接管“两房”(房利美和房地美公司)放任雷曼破产到拯救美国国际集团,这期间可谓自由市场和政府干预手段悉数尝试。但救助并未终结危机,市场恐慌仍在延续。华尔街金融危机的蔓延将危及整个美国正常的经济活动。美国人买房、买车、上学等种种活动都离不开银行的借贷,金融体系的崩溃是美国无法承受的代价。于是,大规模的系统救助成为政府不可避免的选择。美国政府以前所采取的救市方法是“创可贴式”的治标之法,而新的方案则是谋求治本之道,直击此次金融动荡的核心原因:持续下降的房价造成金融系统资产负债状况无法持续。政府吞下所有不良资产金融机构在资本重组后恢复正常运作。
从政策救市到市场救市,再到金融机构自救,美国式救市给我们展示了个由多种力量、各个层面共同构筑的立体救市网络。这些救市之举,既有着眼全局的,也有偏于一隅的;既有治标的,也有治本的。
从美国六大金融机构联手救市提供更长按揭宽限期,到巴菲特愿为8000亿美元市政债券提供再保险,再到美国总统布什2月13日签署一项为期两年、总额达1680亿美元的刺激经济方案,美国的救市频率和力度异常罕见。
这次“救市”,美国政府首当其冲是先从经济救起。在签署完1680亿美元的刺激经济方案后,美国总统布什表示,这是对低迷的美国经济的“助推他同时表示美国“完备的经济体系甚至可以抵御比目前更为严重的冲击”。在所有救市之举中,政策救市排在首位,也是最先启动的。早在次贷危机爆发后不久,美国政府就开始评估危机对美国经济可能造成的伤害和影响,并针对评估结果及时发布了将采取刺激经济成长方案的利好消息尽管次贷危机的影响短期内难以消除,未来的影响尚待继续观察,但美国政府的政策救市,无疑会帮助美国经济尽早走出次贷危机泥潭。
此次美国救市,在政策救市之外,市场的力量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发挥着积极作用。这一以巴非特愿为8000亿美元市政债券提供再保险的救市案例显示,由于次贷危机带来的冲击,市场在过度恐慌中出现了非理性抛售,一些信用级别高的优质证券面临考验。为了防止债券保险公司的AAA的信用评级陷于风险,继而给市政债券市场带来一定程度的威胁,同时也源自资本的逐利冲动,巴菲特的大施援手,成了来自市场的重要救市力量。因为,如果这些保险公司接受巴菲特的建议,那么他们就可以解冻监管准备金,并不再担心他们的信用评级被调降,而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也将因此获得一大笔丰厚的收入。毕竟,巴菲特开出的救市条件是:“我们收取两倍的保费来提供再保险。”近些年来,随着资产价格上涨,财富在中国少数人群中得到了快速积聚拥有数1上百亿资产的人土已不在少数。虽然他们当中尚无类似巴菲特这样富可敌国的人士,但他们对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强。因此,美国式救市中的市场救助经验,不仅值得具有战略投资眼光的投资者咀嚼,也值得有关方面在制定应急预案时通盘考虑。
除了政策和市场力量外,在美国式救市中,金融机构的自救同样值得一提。针对形势日益严峻的断供危机,日前美国六大金融机构——美国银行花旗、全国金融( Countrywide Financial)、摩根大通、华盛顿互惠银行( Washington Mutual)及富国银行( Wells fargo),宣布联手为技术上需要被迫断供的业主提供更长的“宽限期”。这一由金融机构自发联合的救市之举,不仅可以通过“宽限期”帮助供贷的业主度过危机,从而使这些金融机构自身减少损失,也可以防止美国楼市寒冬“雪上加霜”,遏制次贷危机的进步恶化。经营信用的金融机构本质上是非常脆弱的,在突发事件爆发或者信贷危机出现后,金融机构的适时联合自救,既有助于事态缓和,也可以为政策救市贏得更多时间,是利己利人利国的多赢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