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思考
这次金融危机不仅仅是次贷危机,从深层次的角度来看,是由于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脱离了实体经济运行导致的。所谓虚拟经济,按照成思危的定义,是指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讲就是以钱生钱的活动1)。虚拟经济内容庞杂,一般意义上的虚拟经济指狭义上的虚拟经济包括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工具等。
虚拟经济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从实体经济中分离出来,并与实体经济相对立的一种经济形式。虚拟经济本身只是一个价值符号,并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即没有社会效用,虚拟经济的存在价值在于其促进实体经济的增长。一方面,虚拟经济的存在解决了社会资金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现实社会中,一部分人拥有闲置资金,需要寻找好的增值机会,另一部分人急需资金扩大生产,苦于没有资金。虚拟经济的存在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能够将社会闲散资金汇集起来,投入到生产经营中去,既满足了闲散资金增值的需要,又扩大了社会生产规模。另一方面,虚拟经济在风险规避方面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无处不在,这些不确定性增加了交易成本,减少了国际贸易,降低了企业扩大生产的积极性。虚拟经济中的期货期权等衍生品能够帮助企业规避风险,从而促进了国际贸易,拉动实体经济的增长。
虚拟经济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产物。20世纪90年代以后,虚拟经济蓬勃发展,虚拟经济的规模目前已经远远超过了实体经济。2000年底全球虚拟经济的总量已达160万亿美元,而当年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总和只有约30万亿美元,虚拟经济的规模已达实体经济的5倍全世界虚拟资本日平均流动量高达1.5万亿美元以上,大约是世界日平均实际贸易额的50倍,就是说世界上每天流动的资金中只有2%真正用在国际贸易上,其他的都是在金融市场中进行以钱生钱的活动。虚拟经济不论在总规模还是发展速度上都明显与实体经济发生了偏离,出现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独立运行的状况,甚至成为一个自我循环的货币经济体。
虚拟经济的存在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实休经济是其发展基础,虚拟经济虽然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但终究不能偏离实体经济太远,虚拟经济脱离其内在价值太远后,必定有一个向实体经济回归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以市场强制性的方式进行的,对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巨大的冲击。这个规律在日本90年代金融泡沫破灭和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都得到了证实。这次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再次验证了这个客观规律。“9·11”事件之后,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增长,连续13次降息,将联邦基准利率由6%降到2003年1月的1%,并在这个利率水平上保持了一年多的时间。低利率刺激了对房地产的需求,在符合贷款条件的购房者基本得到满足的情况下,银行将目光转向那些还贷能力较弱的消费者身上。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下,商业银行开始违反信贷原则,大肆发放次级抵押贷款,并将次级贷款证券化后在市场出售,由于市场利率极低,贷款违约率不高,这些证券化产品在市场上很容易销售。出售次级贷款后,资金回流,商业银行有能力进一步发放次级抵押贷款。如此循环,极大地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茉,从2001年开始,美国房地产价格连续大幅上涨,2005年第二季度年比增长达到13.64%,为历史最高水平。从房价与可支配收入的对比数据来看,2001-2006年,美国房价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当期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长。这表明,美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严重的泡沫,房价的上涨并没有得到实体经济的支撑,一且宏观经济发生转向,投机资金撤离,房价将不可避免地下挫。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美联储启动了加息周期,在一年半时间内连续加息17次,由1%涨到了5.25%,利率上升使得次级抵押贷款人还款成本骤升,次贷违约率攀升,脱离实体经济的资产泡沫最终破灭。可见,虚拟经济过度偏离实体经济才是次贷危机的真正根源。
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要求虚拟经济相应地发展,否则就会制约实体经济的增长,但是虚拟经济本身并不能创造社会财富,只能起着辅助创造财富的作用,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还会对实体经济的稳定产生危害,因此,必须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保持二者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