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令华尔街难堪的瑞富丑闻
信誉至上是华尔街一直信奉的原则,尽管偶尔也会出现漏洞。“没有人愿意牵连其中,这是华尔街的一个失败案例,这件事让人人脸上抹黑。”全球最大的独立期货经纪公司,在上市后仅仅两个月就宣布破产保护,创下了华尔街丑闻的又一项纪录。菲利普·班尼特( Phillip benne)-手打造的期货巨舰,险些在一夜之间毁于这位被业内尊称为“终结者”的期货大宁手中,前CEO涉嫌欺诈4.3亿美元,瑞富市值三天跌去10亿关元。
期货大亨菲利普·班尼特本人
菲利普·班尼特,英国人,60岁,毕业于剑桥大学,曾经是该校橄榄球运动员。20世纪70年代,在加入瑞富公司( Refcolnc)前供职于大通曼哈顿银行,负责处理伦敦、布鲁塞尔、多伦多以及纽约等地分行的信用卡交易,并在该部门作十年之久。1981年进入瑞富集团,班尼特凭借为公司融资方面的杰出表现,1983年便登上了首席财务官(CFO)的位置,两年后再度晋升为首席执行官CEO,1998年9月起担任总裁和首席执行官。此后更是平步青云。随着瑞富2005年8月11日成功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并一次筹资5.83亿美元,他的事业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
班尼特对瑞富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期货经济商可谓居功至伟。巅峰时期,瑞富公司客户保证金超过40亿美元,在多个交易所的代理成交量都居于前列,并在2005年成功上市,融得资金5.83亿美元。
班尼特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工作狂”,每天的睡眠时间不到4个小时尼特习惯早上6:00赶到他在芝加哥总部的办公室,俯视楼下瑞富公司巨大的交易大厅,全球期货交易市场上涌动的亿万金钱奔来眼底。尽管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2至13小时,但他的衬衫永远是整洁无痕,认识他的人都说这是因为他总是站着工作的缘故。在一对子女的眼中,班尼特还是一个顾的“新好男人”,平时也不常参加社交活动。
瑞富简介
瑞富公司虽然在普通投资者中鲜为人知,但在华尔街可谓大名鼎鼎。过去50年,该公司及其交易员几乎就是全球各个交易厅的固定一景,瑞富的血脉里向来流淌着狂野的赌性,创始人汤姆·迪特默( Tom Dittmer)曾是国海军陆战队荣誉队员,在退役后到了CME(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成为了名交易员,曾经在交易场内为获得额外的资金甚至卖掉了自己的手表。瑞富集团是一家综合性的金融服务组织,分支机构遍及全球14个国家作为全球最大的非银行期货经纪商的瑞富集团,为全球的机构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总资产逾200亿美元,拥有超过180000个客户账户和3000名雇员。仅是它的期货公司所掌握的客户资金就高达65亿美元,瑞富集团与全球的附属公司是美国和其他国际交易所的成员,也是芝加哥、纽约、伦敦、法兰克福、巴黎和新加坡期货交易所的活跃的成员。除了期货经纪之外,瑞富也是现金市场产品,包括外汇、外汀期权、政府债券、国内和国际股票、新兴市场债券、场外金融及商品产品的主要经纪。瑞富在资产管理领域拥有显著的地位,并且是全球最大的结算公司之一。在事发前的过去4年内,瑞富每年的利润增长都超过了30%,瑞富在全球期货市场的江湖地位无人能及。
金融业是一个重视关系的行业,当家族制的瑞富公司准备变成公众公司时,投资银行1对其并没有进行严格审计,走了一番过场后,瑞富就过关了。1997年8月21日,瑞富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融资5.83亿美元。该股首日上涨25%,这让众多机构投资者和承销商们皆大欢喜华尔街丑闻:一个人欺骗了整个世界。
2005年8月11日,作为第一大股东的班尼特持有34%股份的瑞富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发行价22美元,总筹资额5.83亿美元。然而,距离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仅仅两个月,瑞富公司就遭到了巨大打击。班尼特具有善于运用交易杠杆的冒险精神。在班尼特的带领下,瑞富的业务范围快速扩充。再也不局限于被严格监管的经纪业务,对于一些监管不严的高风险业务,比如融资融券业务也有介入。后者虽然为瑞富取得了大量的客户,比如对冲基金客户,这也使风险大量增加。
早在瑞富8月份上市之前,在公司交给监管部门的数百页的文件中就已经列举很多其可能面临到的风险:从国外分支机构可能面临的当地暴乱到公司电脑系统可能会被黑客攻击,可谓是包罗万象。但是投资者急切需要知道的信息却被淹没了。审计师只是含糊其辞地写了一句:“我们发现了在账目控制方面的重大不足。”但是这些“不足”到底有多重大却没有被提及。在瑞富的期货清算顾问业务方面,瑞富看起来则更像一家保险公司,在取得可观的中介费用的同时,也要承担客户不能偿付巨额亏损的风险。最终,还是客户的损失让瑞富陷人闲境,其中也包括一些对冲基金。维克多尼德霍夫( Victor Niederhoffer)(1的对冲基金本来是瑞富的客户,在1997年的时候就曾因为在期货期权市场投资失败而关闭了其投资基金部门。1997年10月27日,道一琼斯指数一天内下跌了550点,跌幅接近7.2%,而在当天,维克多·尼德霍夫则在做多指数。仅仅在这个基金上,瑞富就损失了3300万美元。
到了2005年10月10日,瑞富公司的一条公告引起了轩然大波。公司的—次内部审计发现,CEO)兼董事长班尼特故意隐瞒了其控制的另一家企业在1998年欠瑞富公司的债务,公司在过去3年的财务记录均存在失实的清况。审计过程中发现,一家小公司有43亿美元的应付账款未向瑞富公司支付。这家公司的实际拥有者正是班尼特,班尼特当时拥有瑞富公司34%的股权。班尼特拥有的一家公司曾欠下瑞富一笔巨款,他安排瑞富向一名瑞富客户(据称为一家对冲基金公司)贷款3.35亿美元,然后班尼特私人的公司以较高利息向该瑞富客户借3.35亿美元,两项贷款的利息是班尼特给瑞富客户的报酬。在财政季度完结前,班尼特私人公司利用这笔贷款还款给瑞富,瑞富的财务报告不会显示班尼特私人公司的欠债。在财政季度结束后,解除上述交易,恢复班尼特私人公司对瑞富的欠债。数次重复这种交易,班尼特共负债4.3亿美元。
班尼特的这些负债是一些没有办法收回的第三方历史债务,这些债务至少可以追溯到1998年。班尼特利用了一家名为自由角资本的对冲基金隐匿了这笔4.3亿美元的应收账款。自由角资本被认为是“第三方客户账户”的持有人。据接近瑞富内部调查的人士表示,还不清楚自由角资本是否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帮助班尼特隐藏了这笔4.3亿美元的债务。而这些债务似乎是在每个财务季度末从班尼特控制的公司中被转移到这家位于新泽西的对冲基金屮,随后又被转移回来。此笔应被归于班尼特所控制的机构的应收账款反映在瑞富公司2005年5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上,但在这些报表中都没有被确认为关联交易。因此经过公司审计委员会和独立会计师的磋商,公司认为,从2002年2月28日到2005年5月31日的公司财务报告都不再具有可靠性。
尽管在瑞富公司发现应付账款的第二天班尼特就向瑞富公司偿还了这笔应付账款,但公司董事会还是停止了其在公司的职务。当天晚上,全美最大期货交易商瑞富公司前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英国人菲利普·班尼特因涉嫌证券欺诈而被捕,业内人士称班尼特一向行事低调,他的突然被捕的确让人吃惊。而瑞富公司股票当天便开始暴跌,每股收于10.85美元,跌幅22%,这是其连续第三天下跌,比其收盘价28.20美元跌去60%,已经低于当初的发行价,市值损失超过10亿美元,瑞富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股票已被无限期停牌。美国最大期货交易商瑞富公司麾下的旗舰企业瑞富资本市场公司( Refco Capital Marketsltd,RCM)由于没有足够现金维持运营,公司暂停经营15天,同时冻结客户账户,这使瑞富公司的经营雪上加霜。受此影响,瑞富公司2012年到期债券价格当天重挫近50%,收于40美分。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和纽约商品交易所( NYMEX)将限制瑞富公司结算分支机构撤走资金。此外,标准普尔和穆迪投资宜布将瑞富公司债券信用评级降为垃圾级,并且不排除冉次调低的可能。一位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律师称,如果瑞富公司不能在今后几天内使客户确信其财务状况良好,将可能面临申请破产的可能。
10月14日,联邦证券主管机关下令禁止身陷困境的商品与金融市场经纪商瑞富公司提领证券资本20个营业日。瑞富事件已波及金融市场,对美元造成一些压力,外汇期货市场也有人要结清头寸。同时指标3个月期铜大幅下跌,一度跌至3800美元下方,市场对美国经纪公司瑞富景况的忧虑日增。瑞富集团在全球期货界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它的经营状况是否平稳将对期货市场产生影响,包括对机构在内的市场投资者投资信心的影响。瑞富事件固然令投资人感到不安,但尚未到引爆系统性危机或扩散至其他市场的地步。
此后,瑞富公司及其23家关联企业向法院提出申请破产保护。瑞富公司核心的期货业务几乎一夜间成了“香饽饽”,竞购者不断涌现,从而使本来的一项私下资本交易变成了全球抢标,收购价格也被不断抬高。次日,瑞富的每股价格已经跌到0.895美元。在缴纳5000万美元的保释金后,班尼特被限制在其价值几百万美元的住宅内并被电子监控。瑞富18日发布声明称,就出售瑞富旗下期货经纪相关业务一事,公司已与JC.弗勒沃(J.CFlowers)公司为首的投资集团达成一份谅解备忘录。这部分资产分属瑞富有限责任公可( Refco llc)、瑞富海外有限公司( Refco Overseas Ltd.)以及瑞富(新加坡)有限公司( Refco Singapore Pte Ltd.)。瑞富旗下期货经纪业务的估价为7.68亿美元,相当于所售业务资本净值的103%。除了弗勒沃财团,一个有迪拜背景的投资集团和其他几家投资者也正在分别与瑞富进行谈判,英国基金公司曼(Man)集团也对瑞富有兴趣。
10月20日,纽约南区破产法庭对美国最大的期货交易商之—墙富做出临时判令,要求其保全资产以保护其拖欠美洲银行( Bank- AmericaCorporation)约6.48亿美元的债务。美国瑞富公司这个无任何大财团背景的全球最大独立期货经纪商,正为其前掌门人菲利普·班尼特涉嫌证券欺诈承受空前的诚信危机,面临着客户流失和即将遭遇的投资者集体诉讼等一系列麻烦,瑞富甚至可能面临因为财务做假而撤销IPO的风险。
在竞争激烈的华尔街,一只猎物倒地后,会招致大批秃鹰蜂拥而上。就在外界还没有搞清楚瑞富公可到底因何破产时,对于瑞富的收购大战却开始了。一群垂涎瑞富公司期货业务的投行、对冲基金、私募基金、资产管理公司,将瑞富的收购报价由7.68亿美元抬高到8.58亿美元。而此时,瑞富的客户正在大量流失,期货业务部门的客户资产从破产前的75亿美元萎缩至目前的34亿美元。不管谁将成为新东家,瑞富公司这次不光彩的“表演让人们大开眼界。
“瑞富事件”殃及整个市场
班尼特被捕事件对于其本人、瑞富公司乃至整个期货业都将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就连华尔街投行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牵连,遭受巨额损失的投资者已准备对高盛集团、美洲银行和瑞土信贷集团等曾联手负责瑞富招股上市的大投行发起集体诉讼。理由是这些银行在资产审核过程中明知瑞富负债累累,但仍协助该公司上市。在这些被调查的投行中,高盛集团最为引人注目,因为它不仅是瑞富首次公开发行的承销商,又是此次挽救公司免于破产的财务顾问,这让高盛再次因涉嫌利益冲突而遭受批评。
值得庆幸的是,瑞富的问题并没有蔓延开来。受监管的期货经纪部门已经与私人资本运营基金J.C.弗勒沃达成收购协议。可能引发更多问题的领域是瑞富未受监管的机构经纪业务。这个部门的利润来源于安排包括衍生金融产品在内的私人“场外”交易,此类交易没有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等交易所所具备的透明度。瑞富已经无限期地冻结了这家子公司的客户账户瑞宫是一家拥有诸多客户的大公司。这些客户当中肯定已经有人被要求追加保证金或瀕临营运困境,这意味着市场不得不等待延缓偿付期被取消,才能了解是否存在无法履行交易的买方以及是否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与此同时,中国期货业联姻外资也蒙上了阴影。1982年,在班尼特进入瑞富的第二年,他就创办了瑞富融资平台的核心——瑞富资本公司,通过瑞富资本,瑞富对亚洲新兴市场采取扩张的策略。这一桩看似有些偶然的丑闻,也让瑞富在中国内地扩张的计划变得扑朔迷离。2005年9月,瑞富公司曾向中国证监会提交申请,希望能与中国经易期货公司合资组建期货经纪公司。但瑞富破产保护后,该计划被搁浅。瑞富公司的突然崩溃也让中国监管层对海外公司的进入持更加谨慎的态度。某种意义上说,国外公司的管理水平并不一定比国内期货公司有绝对优势,而且国外公司引发的窟窿甚至远大于国内公司。
纽约商业交易所( NYMEX)当时竭力来平复市场由于瑞富丑闻而带来的恐慌气氛,甚至在休市的时间,纽约商业交易所也允许交易商变换仓位以及账户力求让一切更加平稳地过渡,交易所甚至在交易大厅贴出告示以防止流言四起。在短期内瑞富作为数个市场的主要交易者,对市场产生了影响。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总体交易量正在下降,随着越来越多的客户抽取资金,瑞富资产的价值继续缩水。就像当初的安然公司破产,因此与瑞富相关的华尔街券商也陷入了瑞富的泥潭。
对于整个期货行业而言,班尼特事件这样的丑闻当然是不受欢迎的。全球的期货行业近年来一直在努力摆脱以往给人的管理混乱的印象,而正当期货业取得了一些可喜进展之时,被视为行业标兵之一的瑞富期货却曝出了如此丑闻,这对于刚刚恢复的投资者信心无疑是一大打击。在班尼特事件最初曝光时,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股价一度暴跌。瑞富是该交易所的主要客户之一。
在距离事件发生前,监管机构还一直在对私下谈判的衍生品交易发出警告。2005年2月份,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 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FSA,地位相当于美国的证券交易委员会)对这些问题发出了警告。9月份,金融服务管理局要求各家银行通报完善信贷衍生品交易的最新进展,然而得到的答复是进展不大。这些措施本意是让各银行能够了解衍生品交易另方的真实身份(比如记录在几轮风险转移后,谁最终在交易中被套牢)。在美国,其交易对手风险管理政策组织( Counterparty Risk ManagementPolicy group)表达了同样的担忧,即投资者对此类风险的胃口太大,没有进行风险控制。
在正规交易所以外进行的衍生品交易屮,一方的交易员根本不清楚交易的另一方到底是什么人。多数投资者还是以一个局外人的态度来看待瑞富的破产,市场并没有因此遭遇大幅的下挫。幸运的是,瑞富在监管的主要领域:信贷衍生品市场似乎并没有太多的经纪业务。市场对瑞富的破产保持平静的时间越长,风险就越小。投资者利用信贷衍生品市场对冲债券拖欠清偿的风险。
然而不幸的是,投资者并没有从中吸取任何教训。衍生产品主要的功能就是让市场发挥更大的效用以及分散风险,多数衍生产品的确也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以衍生品最常见的形式分析,它可以让投资者对冲买入股票的风险,比如在你以每股55美元的价格买进某只股票后,你可以通过购买以45美元卖出该股的权利来对冲买进的风险。这样的权利就称为看跌期权。随着衍生品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个市场的发展开始让监管机构感到担忧。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交易记录不完备。有时买方根本不知道谁是最终的卖家,所以他只能无条件地相信卖方会规规矩矩完成交易,这也就是像瑞富这样的经纪公司变得如此重要的原因所在。这些经纪公司充当着中间人的角色,并提供资金来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如果市场丧失了对经纪公司的信任,那就要小心了。短期投资者对风险的大胃口可能会使这个问题恶化,这些投资者特别是对冲基金为了提高收益率而四处借贷。作为期货和更加复杂的衍生品市场上的主要经纪商,瑞富对“后勤”的投资不够,而后勤部门本应当记录所有的买卖交易。这对于一家通过迅速收购十几家规模较小的公司而组成的企业来说并不令人满意。而显然瑞富的问题并不是个别现象。
即便不受监管,机构经纪业务的风险也应当是相当低的,机构经纪业务就一直处在执法调查之下。在大多数情况下,此类业务是帮助对冲基金等客户进行美国国债或外汇市场的交易。一个悬而未决的风险领域是,瑞富用自有资金安排的交易的真正性质和数量。根据其业务模式,瑞富并不直接在市场上下注。但在协助客户进行外汇和国债交易的时候,瑞富有时候会持有可以通过回报率之差获利的头寸。不管其既有模式如何,这主要是自营交易风险,而这也正是瑞富为何被要求对此作出说明的原因。我们不知道的是这些头寸当中有多少是尚未结清的,以及瑞富是否能够予以结清。瑞富事件的一点感想——诚信与监管。
在资本市场上,公司丑闻的吃亏者总是普通投资者。幸运的是,这一次受到伤害的不是小投资者,而是那些曾经得意洋洋的机构投资者。瑞富公司在班尼特等的精心打造下,到2005年8月上市时,已成为期货经纪业界的泰斗,瑞富的经营模式是许多公司学习的楷模。但如今,行业老大爆出了如此大的丑闻,对于美国期货业的震动不言而喻。美国商品委员会前董事迈克尔·格林伯格表示,如果期货业务部门得到有效的监管,它该是一个有前途的业务。
瑞富受美国证券监督委员会(SEC)和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监管的部门没有出现问题,出现问题的是没有被监管的部分。所以私人资本运营基金J.C. Flowers才愿意考虑收购受监管的期货业务部分而市场担心可能引发更多问题的领域正是瑞富未受监管的机构经纪业务。该部’的利润来源于安排包括衍生金融产品在内的私人场外交易,此类交易没有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等所具备的透明度。从瑞富事件可以看出,监管对于维护市场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
监管也是漏洞百出的。在匚大的利益面前,道德和法律显得如此苍白。在瑞富公司首次公开募股之前的一年中,该公司高管和内部人士从中牟取了大约11.24亿美元的现金好处。内部人士获得了其中的10.57亿美元,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在2004年,班尼特及其前任格兰特在向法国托马斯·李合伙人公司出售价值大约22亿美元的股票中获得了大约55亿美元报酬,当时班尼特将这笔钱换成了瑞富公司的股票;二是班尼特还从类似的售股交易中获得了约5.07亿美元酬金。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时,有时法律已成为张疏而且漏的网。承销商们对瑞富上市的尽职调查做得不够,在审计已发现了内控机制方面不足后,承销商理应对此进行深入调查。
诚信社会依赖于制度约束。制度是行为的规则,引导人们的行为,使他人的行为变得可预见,它们为社会交往提供·种确定的结构。诚信社会制度约束分为内在道德制度和外在法律制度。在瑞富事件中,班尼特欺骗公众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但如果他及时将款项划回瑞富,就可能将这一财务黑洞掩盖下去。他心存侥幸,但迎接他的却是灭顶之灾,从技术上讲,第二天班尼特已经将欠款分文不少地划回瑞富,瑞富还是那个瑞富,客户大可不必惊慌,但事实上,流失了一半以上客户,公司被人接管,毁灭将是失信的代价。
诚信社会的外在约東是法律制度,法律制度是以产权为核心,调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半径日益扩大,参与交易的主体互不相知,信息严重不对称,在客观上加大了市场交易风险的存在。这要求法律体系的支撑和保障。但从瑞富事件中,人们的贪欲终将突破法律这张疏漏的天网。
瑞富事件已经沸沸扬扬了很长一段时间,国内外媒体详细报道了整个事件的全过程。前覆后鉴,瑞富事件对我国市场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诚信是重要的,诚信体系建设不能寄希望于法律这张疏漏的网,我们需要道德来约束无限的欲望在建立以产权为基础的诚信体系的进程中,内在道德的培育是一个方向。
收购瑞富期货业务的J.克里斯托弗·弗劳尔斯(J. ChristopherFlowers)说,他真希望能有一根魔杖,完全重现瑞富公司辉煌的日子。这个魔杖可能就是投资者的信心。瑞富事件的起因是一笔4.3亿美元的应收账款,这对瑞富不是一个很有威胁的数目,瑞富公司也发表声明称他们有足够的流动资金进行正常业务运转。但这一事件所引起的诚信危机却远远不是4.3亿美元能解决的。信任危机引发瑞富客户出现流失,为了挽回市场的信心,不愿与媒体打交道的弗劳尔斯也同意接受媒体的采访。瑞富是“不断增长的优质业务我们将按同样的模式正常运作”。最后,他还表示,此项投资风险不大,很有可能会成功。
弗劳尔斯的白信也可以有另一种方式解读。如果从“硬件”来算,弗劳尔斯的自信显得有些荒谬,7.68亿美元的出价仅比瑞富旗下这家子公可账面价值的保守估计值高出3%。这一价值包括该子公司的现有资本及其硬资产,如技术基础设施和办公家具等。在丑闻之前,瑞富公司的全部市值约36亿美元,期货子公司是主要部分。期货业务一直是好的,出现问题的是其他业务。然而,即便如此,期货业务还是在这次信任危机中承担了连带责任。
中国期货市场同样需要建立市场信心。一方面需要期货公司诚实守法,树立良好的诚信形象,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就是期货市场法律地位的确立。一个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期货法才是市场信心的保证。中国的期货市场要融入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势中,要融入金融改革的潮流中,更要融入以法治为方向的中国制度文明建设中,否则,中国的期货市场就只能是纷然杂陈的溪流。
媒体在讨论瑞富事件时,通常忽略了瑞富的身份全球最大独立期货经纪商。瑞富是没有任何财团背景的专业型期货经营机构,像它这样的专业型期货公司还有一些,如卡尔曼金融等。在这些期货公司当中,瑞富是最大的,也是与国内市场接触较多的。瑞富之所以能成为其中的“老大”与个人密不可分,那就是班尼特,毕业于剑桥大学的高材生凭借自己在融资方面的突出能力仅用四年时间就成为了公司的CEO,接着就是一系列的收购活动。在大家都不看好期货经纪业务的时候,他坚持走专业化道路,收购了十几家期货公司,从而成就了瑞富的地位。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最后瑞富还是出了问题。
案例点评
瑞富事件凸显的是仅靠启发参与者的良知与诚信来抑制贪婪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有健全的监管机制。当监管体制面对无限的风险与贪欲,显得是那么的有限。从瑞富事件中可以看出,监管对于维护市场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对于市场的长远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媒体对瑞富的故事还会继续讲下去。但是,我们由于市场发展阶段的不同,对于瑞富事件的关注点也应该与国外不同,我们应该关注对国内市场有意义的问题。2005年以来,在市场内外的竞争压力下,国内期货公司在求索着自己的发展之路,业务创新成为了谈论最多的话题。然而,国内期货公司的发展模式究竟是什么,这一点很难有定论,瑞富事件很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