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通过买卖政府债券特别是短期谈券,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这是目前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工具。公开市场业务央行通过这种买卖债券的交易来扩大或收编货币供给。央行买进政府债券时,以支票支付给卖主,如果卖者为居民或企业,卖者可将支票存入银行。
商业银行再将这些支票呈示中央银行,表明其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增加。如果卖者为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则直接将支票存入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这两种行为都造成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负俄增加。在扣除法定准备金后,这部分存款变成了商业银行的超翻准备金石商业银行可以扩大贷欲或是购买有价证券,这些俏用活动为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莫定了基础,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货币供给量将成倍扩大。
不仅如此,由于有价证券市场是一个完全竟争的市场。央行买卖政府债券的行为也会引起证券市场上需求和供给的变动.因而影响债券价格。如果中央银行买人政府放券,债券价格因需求扩大而上升,利率因此下降,就会使消费和投资增加,因而加强了货币政策的效果。
反之,如果中央银行卖出政府放券,引起银行系统基础货币减少,在乘数作用下,货币供给量将成倍减少,导致债券价格下跌,利率上升,公开市场业务从而使消费和投资受到抑制。
公开市场业务之所以成为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最主要的手段,是因为它比其他手段具有吏多的优势。
第一,在实施公开市场操作过程中,中央银行占主动地位,能根据经济形势灵活地加以运用,便于及时改变货币供给的方向和规模。
第二,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较为缓和。因为中央银行可以连续、灵活地进行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自由决定买卖政府值券的数量、时间和方向,因而会产生连续性的效果,不会使社会做出强烈的反应。
第三,中央银行即使出现某些政策失误,也可以及时得到纠正,这是再贴现串和法定准备金政策所不可能有的。
第四,公开市场业务对货币供给的影晌可以按照货币乘数较准确地预洲出来,因此该项操作比较容易掌控。
公开市场业务的目的是:
(1)通过政府债券的买卖活动收缩或扩大会员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影响这些银行的信贷能力;
(2)通过影响准备金的数量控制市场利率;
(3)通过影响利率控制汇率和国际黄金流动;
(4)为政府证券提供一个有组织的市场。
公开市场业务被认为是实施货币政策、稳定经济的重要工具。例如,经济扩张时,实行卖出政府债券的政策,可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降低它的信贷能力,促使贷款利率上涨,遏制过度的投资需求。经济萧条时,则买进政府债券,以便提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扩大它们的信贷能力,促使利息率下降,从而扩大投资需求。公开市场政策由国家公开市场委员会讨论决定,由中央银行高级职员出任的公开市场业务经理具体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