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股市,有一个非常特别的现象,那就是越是亏损的公司越受到投资者的追捧。过去吃大锅饭时有“越穷越光荣”之说,现在搞市场经济了,为什么还有“越亏越伟大”的现象呢?
现在股市里流行着这样一种“新理念”,那就是重组具有点石成金的魔力,不管是什么公司,只要进行了重组,就都能使“山鸡”变“凤凰”,“稻草”成“金条”。而“有幸”被列入资产重组板块的,大都是一些业绩较差甚至亏损的股票,每股收益于小数点后面尚跟着好几个“0”者有之,巨额亏损达每股一两元者有之,每股净资产低于1元者有之,被“特别处理”甚至先暂停上市,后进行“特别转让”者也有之。总之,此类企业的生产经营几乎无一例外地陷入了十分困难的境地。偏偏是物极必反,当这些企业到了山穷水尽、无路可退的时候,机遇也就悄然降临了。在公司上市还有许多条条框框的中国股市,不少气壮如牛却很难登陆证券市场的企业看中了这些穷得只剩下了一个“壳”的公司,自愿将自己的优质资产装进上市公司的“壳”里,“丑小鸭”便变成了“白天鹅”。因此人们就把亏损看作是重组的序幕,是重组的前奏。于是越是亏损的公司,越让人追捧,以至于凡是ST,*ST股票,股价大多扶摇直上,实现翻倍不过十天半月工夫。在这些人的心目中,“逢亏必重组、重组必翻身”成了市场公认的定律,以致公布年报后“有盈利的股票下跌、微利微跌、微亏微涨、大亏大涨”便成了巾国股市一道奇特的风景线。
但是,历史的经验已经反复证明,重组不是灵丹妙药,它只能在对公司的资产和负债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对公司的管理、组织和企业文化进行整合和再造,尤其是公司的治理结构。采取一些关联交易的手段,把上市公司的不良资产剥离出去,再注入自己的优质资产,固然能在短期内提高公司业绩,但优质资产要真正与上市公司融为一体,促进和带动公司主业的发展,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把重组当作企业扭亏的灵丹妙药是不现实的。相应的,投资者也不能对重组的扭亏增效抱过大的幻想,不要以为重组公司业绩就会大增,股价就会大涨,事实上,被“重组股”套牢的投资者也大有人在。
现在上市公司进行重组的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重组都一定会有好结果。作为投资者,在选择重组股时,一定要认真分析公司重组的背后实质,要看清楚公司重组是实质性的,还是仅仅为了避免亏损或者退市搞的报表重组,要判断重组能否给公司真正带来持续性的利益。对于大规模重组,投资者也不能一味地对其业绩大幅度提升而欢欣鼓舞,还应该掌握新实体的实际经营情况,了解其历史数据,以判断其真实的获利能力与成长性。总之,资产重组题材股具有较多的机会,同时又具有较大的风险,选择时要特别注意。总体来说,具有一定业绩支撑的股票,市盈率较低,风险较小,是重点选择的对象;具有雄厚股东背景的资产重组股,后市具有更大机会,也值得重点关注;收购型的资产重组股的投资价值比较高,也可以考虑适当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