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流动性结构,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8年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日,上述银行将各自按照 先借先还 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
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什么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对部分金融机构降准以及置换中期借贷便利(MLF)的操作,主要涉及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这几类银行目前存款准备金率的基准档次为相对较高的17%或15%,借用MLF的机构也都在这几类银行之中。其他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处在较低水平的金融机构不在此次操作范围。具体操作分两步:第一步,从2018年4月25日起,下调上述几类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第二步,在降准当日,持有未到期MLF的银行,各自按照 先借先还 的顺序,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MLF,降准释放的资金略多于需要偿还的MLF。以2018年一季度末数据估算,操作当日偿还MLF约9000亿元,同时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大部分增量资金释放给了城商行和非县域农商行。
关于此次通过降准置换中期借贷便利的主要考虑,央行表示,当前我国小微企业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为了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可以通过适当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置换一部分央行借贷资金,进一步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流动性结构,同时适当释放增量资金。具体来看:一是可以增加长期资金供应,银行资金成本将有所降低。置换MLF使商业银行付息成本有所减少,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二是释放4000亿元增量资金,增加了小微企业贷款的低成本资金来源。人民银行将要求相关金融机构把新增资金主要用于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并适当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改善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上述要求将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
针对降准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取向发生改变?
针对降准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取向发生改变?央行回答称,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保持不变。此次降准释放的资金大部分用于偿还中期借贷便利,属于两种流动性调节工具的替代,而余下的小部分资金则与4月中下旬的税期形成对冲,因此,在优化流动性结构的同时,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总量基本没有变化,保持中性。同时,还要看到,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仍需保持相对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可贷资金增加缓解融资难融资贵
分析人士指出,准备金率的下调将缓和当前市场资金面紧张的状况,可一定程度缓解企业的融资压力,进而有利于提升企业生产经营行为。
“准备金率的下调,意味着银行信贷投放能力的增加,将有利于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现象。”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
下调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降至20%。中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降至16.5%。市场人士粗略估算,此次下调后,可一次性向银行体系释放流动性4000亿元左右。
“今年以来各银行上演疯狂的揽储大战,我们中小银行存款流失比较严重,已经影响到我们的贷款投放。少向央行缴纳一定比例的准备金,毫无疑问会增强我们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王军是一家股份制银行信贷部门的负责人,在他看来,准备金率的下调对中小银行具有雪中送炭的作用。
“在社会总需求和企业经营活力不足的情况下,下调准备金率不仅可增加银行的可贷资金,还会引导银行贷款利率的下行,最终降低企业的借贷成本。”连平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