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存款准备金调整情况
2006-2008年6月,国内出现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加剧的现象,国际贸易持续保持大额顺差,因此,央行为了抑制商业银行信贷规模过快增长,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但是,在2008年9月后,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保持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平稳增长,提高国民就业率,又开始连续4次下调准备金率。当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国内却也出现一些问题,信贷规模以及货币供应量增长又开始过快,CPI指数也增长较快,央行继续采取9次上调准备金率政策,来以致过剩的流动性。
时隔三年,国家经济在政策引导下存在缓慢增长现象,各个行业领域发展尤为艰苛,资本市场处于疲软阶段,应对这一现象,央行决定下调来放松货币政策。放松银根后,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快速增长,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央行希望增加货币供给量来刺激资本市场的投资,来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改变当前疲软市场的状态,注入新兴活力。
2016年这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银行方面,可贷规模比例是最大受益者,因为流动性大大增加。在大宗类商品方面,有色板块的波段沪港通中套利机会、投机频率都会有所增加。相对而言,始终能够保持高分红比例的蓝筹股,其持有价值将有所突出,降准会更加利好股市中蓝筹股板块。
存款准备金作用于股市的理论分析
(一)宣示效应
宣示效应的研究侧重于股民的心理预期,在央行作出调整准备金率宣告之前,根据当时经济形势,股民、学者乃至一些金融机构常常会对央行的举措作出预测,从而从心理层面影响市场参与者的决策,进而影响股票市场的价格。一般企业出于对自己公司营运的考虑,在作出预测后,会及时调整自己的资金链计划,以免在政策出台后对企业造成太大波动性影响;而普通股民也会对其政策方向做出一定推断,例如,当央行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样宽松的货币政策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使利率下降,人们预测股价可能会上升,纷纷买入股票,而股价的上升又反过来证明了人们的预期。因此,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会对整个社会产生很大的心理预期效应。
(二)市场利率效应
股票作为一种虚拟的资产,其价格变动有其独特的运作机制,股票价格变动与股票预期收益成正比,与利率大小成反比。当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后,其他可控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货币供给量就会增加,反过来作用于利率水平就会下降,降低了融资成本,投资者便会买入股票,使得证券市场的有效需求增多,股票价格上升。相反,利率上升会导致股票价格呈下滑趋势。
(三)市场结构效应
由于不同类型的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挂牌交易,这些不同类型公司所需营运资金、对于资金的依赖程度是有所区别的,所以,当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影响到对货币供给量变化时,会对不同类上市公司产生不同影响效应。存款准备金的调整对资本密集型企业影响较大,如房地产、金融业、重工业等行业,不同板块不同公司对货币政策反应程度是不同的。受直接影响的金融板块以及高度依赖信贷资金的房地产板块在每次调整中受冲击最大。
对于房地产板块来说,降准以后银行后续资金将更加宽裕,房贷有望继续宽松,面对当期地价高和买房热,消费者可能会抓住好时机,刺激了他们的购房意愿。房地产由于能筹集更多的营运资金,加大开发规模,行业利润可能会上升,此时,相应的就会出现股价上涨趋势,带动上下游建材行业板块股价上升。而对于金融板块来说,整个金融体系的贷款扩张能力增大,在货币乘数作用下,提高了商业银行派生存款能力,进而形成一种循环性放松。上市银行债券投资收益将会增多,也促进其股价上涨。如今年3月首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后,上证指数上涨11.75%,但后期呈现出高开低走态势,4月份沪指下跌概率为2.18%。
对我国存款准备金调整情况的政策建议依照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以及宏观经济走势,预期未来还会再次使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货币政策,为了提高其工具对股票市场传导的有效性,减弱货币政策的滞后性,基于理论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现今中国金融市场不断创新以及影子银行的发展,金融自由化逐步拓宽,我国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工具仍有各种不足,难以持续在市场中实施,从本质上说,若央行只使用数量型政策工具去调节货币供给量,就不能从根本上就解决流动性泛滥或短缺的问题,应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充分调动价格型政策工具的优势,来调控宏观经济。
(2)多元货币政策结合。每种货币政策工具有其自身的优缺点,相互结合可以扬长避短,对其缺点进行部分抵消,使其优势也能加倍显现。基于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发展的复杂态势,结合不同的货币政策是非常有必要的,一种单一货币政策长期实行,一定会产生不利的经济影响。
(3)完善股市交易机制。在股市发展过程中,我国股票市场成熟度以及规范性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相较纽交所等国外股票交易市场来说,仍然存在很大的完善范围。这些未改善的弊病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货币政策效果的有效性,因此,我们要改善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传导机制,即改善股市的交易机制来提高政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