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落地一年,公募基金产品格局的变化已悄然出现。分级基金、保本基金等产品逐步退出,权益类投资优势则越来越受到机构资金的重视,固收产品规模明显增长,整个行业正走在回归资产管理本源的路上。
资管新规落地一年,公募基金产品格局的变化已悄然出现。分级基金、保本基金等产品逐步退出,权益类投资优势则越来越受到机构资金的重视,固收产品规模明显增长,整个行业正走在回归资产管理本源的路上。
回归资产管理本源
资管新规实施一年,公募管理规模增长2万亿,债基规模创出新高,货基规模仍在8万亿以上。业内人士表示,在传统优势项目权益类基金领域,基金优势依然明显。一年来,定制型债券基金获得明显增量,但未来银行子公司将对定制债基发展形成冲击。
新沃基金副总经理王靖飞表示,过去一年,公司旗下新沃通宝货币基金的机构客户数量增加了80%。王靖飞认为,银行类机构投资者特别是中小银行和农商行,在固定收益类业务上有中长期需求,公司正积极寻求与他们的合作。
“资管新规后,由于税收优惠,我们的定制类权益基金规模在增长,权益产品受益比较明显。”北京某中型公募高管表示。
“资管新规对权益基金是比较大的利好。去年机构定制指数基金大爆发,公募指数基金作为工具型产品,得到各类资管机构追捧。”上述高管表示,对银行、保险等机构客户来说,刚性兑付的打破让他们必须去配置净值化产品,而标准透明,更容易理解的指数基金会成为他们愿意配置的工具。
北京一家次新公募总经理介绍,银行理财在差异化管理上有需求,今年以来,该公司权益基金大多处于净申购状态,机构纯债策略的产品增长也很快。
汇丰晋信基金产品开发总监何喆表示,从规模上看,债券基金规模持续提升,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在债券基金的增量中,大多是定制化产品,零售端产品非常少。在固定收益方面,银行具有客户优势,又是最重要的债券市场交易方,投资范围更广泛,可以投资公募无法投资的非标领域。在资管新规下,基金公司很难拿出有效的替代产品去争夺银行客户资源,就算基金公司做出低风险产品,银行也可以复制。所以,公募基金的主要机遇在于和银行等大机构的合作。一方面,银行有信用下沉需求,另一方面,公募基金有税费优惠的优势,这些对机构客户都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银行理财子公司即将投入战局,将会对公募的定制化产品形成较大冲击。公募基金应放开视野,企业年金、社保、养老保险金以及外资等都是公募可以拓展的领域。
清理不适宜产品
在资管新规背景下,盛极一时的分级基金、保本基金也走上了清理之路。
根据清理时间表,保本基金将在今年三季度末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从目前保本基金的存续情况来看,还有23只保本基金即将走完最后一段路程。
分级基金的清理时间表更为细化,总规模在3亿份以下的分级基金要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规范;总规模在3亿份以上的分级基金应在2020年底前完成。值得注意的是,5月10日,富国银行分级基金将直接合并运作,这是业内首只无需召开持有人大会而直接合并的分级基金,这一模式将提升分级基金清理规范的效率。
何喆认为,分级基金和保本基金原本就不是主流产品,在海外市场都是体量很小的产品类别。分级产品难以称得上是严格意义上的资管产品,比较像是投行业务的延伸产品。在资管新规下,基金公司提供的应该是更纯粹意义上的资产管理产品,回到资产管理的本源。
北京一家次新公募总经理表示,公募产品的种类正变得越来越丰富,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会试错,那些不符合投资者需求的产品最终会被淘汰。作为基金管理人,他们会试行新的产品类型,寻找那些适合市场和客户需求的有生命力的新产品。
王靖飞认为,新规落地后,公募旧产品转型或清盘的步伐在加快。未来他们在设计新产品时,在投资比例、范围、杠杆、类型、投资限制等各方面会更加严格地按照资管新规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