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学军
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主要观点
无论是与银行存款利率4.6%相比,还是与保险的2.5%的收益率相比,基金产品都明白无误地证明了自己是让财富得到延续的良好投资工具。
如何将财富带向未来
每年的经济和市场都会出现很多不确定因素,2011年也不例外,甚至更加纠结:在国内,通胀现实与政策紧缩的角逐如何演绎?“十二五”开局的投资冲动与经济转型怎样平衡?国际上,欧债危机与美元贬值如何联动?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怎样互动?
这里,我不打算过多讨论上述问题。长期以米,经济和资本市场都是在种种不确定因素的博弈中不断发展前行。我想说说去年以来我思考得最多的问题:中国的基金公司如何在未来社会中承担起更多的养老责任,基金行业能否成为中国养老体系的重要制度安排。
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实证考察,我们都发现中国社会的养老问题正变得前所未有的严峻。当社会正在一步一步走向“老龄化”的时候,当我们的肌体开始变老的时候,如何把我们的财富带到未米生活中去?我们中国人传统上习惯把积累的财富存在银行里。然而由于发展战略、发展模式、收入分配政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我国在较长时期内处于低利率环境中。目前三年期的存款利率仅为3.85%,五年期的存款利率只有4.2%。与此同时,全球货币都在超常规发行以推动经济增长,这样的势头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当通胀变得更加严重的时候,我们寄望把钱揣在银行这个口袋里就能拥有一个体面而有尊严的退休生活是不现实的。购买养老保险,能够让我们把财富带进未来?
在上市之前,中国人寿做了一次资产的剥离,剥离了当初大量存在利率差损的产晶。所谓利率差损是指这类产品发行之时给出的利率高于它的成本(由于激烈的市场化竞争,那个时期保险公司争相发行市场利率比较高的产品)。但自从中国人寿上市,把这类资产剥离出去以后,在保监会的监管目前给投资人的回报率大概仅为2.5%。从长期看,养老保险2.5%的收益率很难战胜通货膨胀。
毫无疑问,在过去的十年里,本为消费品的房地产很好地充当了投资品的角色,其保值增值作用非常明显。但是,当我们走进下一个10年、20年的时候,房子是否还能够帮我们将财富延续下去?
我想情况并不乐观:以中国人现在大规模透支买房的情形不难预测,现在的孩子,在将来可能会继承来自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各自的一套房子,可能还会缑承爸爸妈妈的房子。这种情景再叠加上中国人口老龄化、人凵红利逐渐消失的情况,房子很可能将从今天的供不应求成为供过于求的商晶我们需要找到·种方式,让财富能够得到连续的增长,至少能得到延续。尤论是从嘉实的实践,还是从整个基金行业的历史数据来看,中国的基金业都在证明自身有条件、有能力成为中国养老问题的承担者,并应该成为制度安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嘉实基金为例,1999年嘉实发行了首只封闭式基金一—基金泰和,经过11年的管理,泰和累计净值7.5元,累计收益率750%,年复合增长率是2002年8月嘉实发行的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嘉实成长收益,在八年的时间内,其累计净值是3.04元,年复合收益率是15%。嘉实发行的第二只开放式基金,即这个系列之一的嘉实增长基金,累计净值是5.5元,年复合增长率是25.5%。嘉实同期发行的一只债券基金到现在累计净值约1.8元,年复合增长率是9%。无论是与银行存款利率4.6%相比,还是与保险的2.5%的收益率相比,基金产品都明白无误地证明了自己是让财富得到延续的良好投资工具。
我想,对众多普通投资者而言,适当地过滤掉一些短期不确定性因素牢牢把握住那些确定的未来大趋势,并尽早作出相应安排或许是更为有益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