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蒙“不白之冤”“减持”不是鉴定公司好坏的标尺
在纷繁复杂的证券市场中,一种观点却极容易找到,这就是遭减持,特别是遭国外战略投资者减持的公司,就不是好公司,对于其公司股票,则敬而远之。某些投资者甚至由点及面、推而广之,怀疑被减持公司所在的整个行业,恐慌情绪也因之氤氲而升。
2009年4月,工商银行就似乎蒙受了类似的“不白之冤”,2009年4月28日,工商银行遭到战略投资者德国安联集团和美国运通公司的同步减持,涉及金额140多亿港元,冷眼一看,这的确有些让人不安,某些媒体的缺乏深究的片面解读,又对这种不安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些恐慌随之而来,工行会不会大跌?中资银行的未来存在哪些变数?
不可否认,市场中的确存在一些公司,因为其质地低劣,受到投资者的风险厌恶,时机一到,战略投资者则毫不犹豫对其沽空,战略投资者的一致行动引发不断恐慌,造成股价绵绵下跌,“触雷” 的二级市场投资者只能扼腕痛惜,对这类公司产生了很严重的恐慌情绪,这不难理解。
笔者认为,以此逻辑来“套”工商银行被战略投资者减持行为,则不免从一个极端步入到了另一个极端,这种逻辑对上市公司不能“一锅端”,对工商银行的被减持现象,应该认真研究,加以明辨。
从减持方式和减持价格看,是对投资者做了充分的考虑的。美国运通及德国安联是通过私募配售的方式分别转让了其解除锁定的32.16亿股和6.38亿股工行H股,并且美国运通公司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称,此次私募配售的对象都经过公司的慎重选择,很多是欧美机构投资者。转让股价为每股3.86港元,比27日工行H股收盘价4.02港元折价4%。而三个月前美国银行减持建设银行、苏格兰银行减持中国银行的折价率分别达11%和7%以上,较低的折价率也意味着接盘者不大可能在短期出售所买工行股份,这种减持方式和碱持价格对二级市场的影响起到很好的减震作用。
从工商银行及中资银行的业绩看,恐慌自然无从谈起。在金融危机中,中资银行虽有损失,但只伤其毫发,在全球银行股中,中资银行股仍是“一枝独秀”。中行、工行、建行三大行2009年首季净利润800亿元,工商银行一季度实现净 利润人民币351亿元。并且代表银行竞争力的中间业务,出现快速增长势头,数据显示,一季度工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达135.48亿元,同比增长9.66%.对整体利润增长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其他商业银行也同样是“山花烂漫”。
宽松的流动性为银行业绩增长带米“ 源头活水”。在2009年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07万亿元的快速增长的基础上,3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1.89万亿元.仍维持高速增长,央行预计2009年新增贷款超过8万亿元。流动性的宽松将为银行业绩的快速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在中资银行股被投资者普遍看好的情况下,对某些国外公司的抛售行为,理解为自身资金需要,或者是资金捉襟见肘的表现,可能更接近事实,在这种情况下,为他们的减持恐慌,就不免有些杞人忧天了。2009年4月29日,A股市场银行股的崛起,不也是这一观点的明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