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菲公司“耍滑头”要到何时
2011年8月20日晚间,国家海洋局再次公告称,继蓬菜19-3油田B平台发现新溢油点后,蓬莱19-3油田C平台也发现了九处新的海底油污渗漏点。而康菲公司再次表演高超的“躲猫猫”,坚称未发生新溢油事故,新发现九处海底油污渗漏点并不意味着发生了新的溢油。
康菲公司的回应又让公众内心犯堵,耍滑头是康菲公司一贯的作风,不知道康菲公司含糊其辞、避重就轻到何时。
蓬莱油田溢油发生两个多月以来,康菲公司从一开始声称只污染几百平方千米,到后来实际污染几百平方千米,从短时间内渗油点已得到有效控制,到新溢油点出现,溢油量再度飙升。公众似乎从来没有摆脱被要的境地。
8月19日,康菲公司发布3000字致歉信,这也是国家海洋局明确表示将对其展开公益诉讼后,康菲中国首度作出的表态。致歉信表演的不可谓不漂亮,在关键问题极尽“模糊”之能事。
致歉信内容中未提及该公司清污不力等事实,而是称“原油或已被回收,或已经由海水、风、海流等自然作用而降解”,而且对千溢油是否抵达海岸等的表述也前后矛盾,对关键的事故原因、补教措施等讲得含糊其辞,对8月底能否彻底封堵漏油,避之躲之。
“致歉信”也存在要滑头的浓重成分,对其定义为“自辩书”、“推卸书”应该更为恰当。
溢油事故爆发已两月有余,溢油依然未控制住。什么原因导致事故发生?为何至今仍不能堵住泄漏原头?渔民的损失由谁承担?中海油该负怎样的责任?海洋生态会遭受怎样的破坏?不知道公众何时得到这些准确信息。
一味的闪烁其词,一味的瞒报,是谁给了康菲公司如此富足的“胆识”和“力量”。
从根本上讲,康菲的“硬气”表现,主要来自处罚力度不够。
对漏油事件的处罚并非无先例可循,2010年,英国石油公司在美国墨西哥湾的石油泄漏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对肇事公司提出巨额索赔,一个月内达成协议。英国石油公司被迫创建200亿美元的基金,专门用于赔偿漏油事件的受害者,漏油事件使英国石油公司当年二季度出现169亿美元的巨额亏损。国外200亿美元与国内最高20万元人民币的罚款相比,康菲公司自然底气冲天。
康菲的有恃无恐,不能不说是因为惩处的软弱,溢油量已超过3200桶,如此严重的溢油事件,罚款上限按国内法律只能是20万元,与国外动辄上亿美元的处罚相比,无异隔靴搔痒。
康非公司的傲慢,与背后顶梁柱巾海油不无干系。蓬莱油田的最大股东不是美方,而是中海油。康菲公司无视社会责任,漠视公众利益,作为大股东的中海油显然有重大责任。事故发生后,中海油如同消失了一般,实在是有失共和国长子之风范。
大海深处的采油作业,由于专业的壁垒,公众监督力不从心,监管部门也往往是鞭长莫及,海底的情况都是康菲公司的一家之言。这也给康菲公司要骨头提供了条件。
要让傲慢者经受“痛楚”,提高把控的方法,公众把容忍度降低到零,这些必要措施和“修养”尽快变为现实,耍滑头的康菲公司才会泄了气,这些“必要”的都不能再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