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最佳拍档、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副主席查理·芒格说: "大多数人习惯于在一个学科或者模型下思考问题,例如经济学。”这和一句老话”对于拿着大锤的人而言,世界就像一枚钉子”一样,是非常不明智的方法。多学科思维是理性炒股的重要保障。
查理·芒格是沃沦·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有“幕后智囊”和”最后的秘密武器”之称。巴菲特的长子评价如今86岁的芒格时说: "我爸爸是我所认识的人中第二聪明的,第一的是查理·芒格。”
虽然芒格自视为业余的科学家、建筑师,会毫不犹豫地解释爱因斯坦、达尔文的理论,谈论理性思考的习惯,分析圣巴巴拉管辖分区内的房子之间的完美间距。但是,他总是非常谨慎,不轻易去冒险涉及那些离自己所学甚远的领域。他害怕自己成为”鞋扣情结”的受害者-这是他在哈佛法学院的同学的说法。
"我同学的父亲每天都和同一群人上班,”芒格说,“他们中有一个人计划在鞋扣市场囤积居奇--这个市场真是很小,但是这人最终占据了整个市场。然后,他对所有东西都高谈阔论,所有能想象的东西。垄断鞋扣市场令他成了各个方面的全能专家。沃伦和我一直认为,这种行为方式大错特错。”
芒格认为他有100种思维模型,重要的包括:工程学的冗余系统模型、物理学的断裂点/颠覆力矩模型、生物学的现代达尔文合论模型、心理学的认知误判模型等。
查理·芒格把自己取得的成绩归功于“不断寻找更好的思维方法”和愿意”预先”进行严格的准备,这就是他多学科研究模型所带来的非凡成果。
查理·芒格的亏损:1974年的市场行情仍然在失败的阵痛中煎熬,投资者所期盼的恢复并没有出现。养老基金的经理人已经把股票的投资削减了80%。
在巴菲特清除合伙人公司之后,芒格仍然开放着他的合伙人关系。现在它的价值暴跌,同股票市场相比,在两个方面,它的表现一直都更不稳定。在过去的几年中,尽管回报很一般,但是芒格还勉强过得去。但是到了1974年,芒格发现自己陷入了困境之中,他的合伙人损失了将近一半的资金。就像半个世纪前的本杰明·格雷厄姆一样,他感觉有责任把这些损失的钱再赚回来。
随着美国股市在20世纪70年代陷入狂热,查理·芒格和巴菲特在投资上的天赋似乎出现了差距: 1969年巴菲特痛下决心解散了全部合伙公司,并且忍耐了好几年市场的巨大泡沫,但也因此逃脱了1973-1974年的全球股市灾难。
查理·芒格的合伙公司,却没能幸免,在1973-1974年,连续两年出现接近31%的亏损,这也将芒格合伙公司前11年差不多一半还多的盈利抹掉了。所幸的是芒格扛住了压力,坚持持股不动,终于在1975 年迎来75%的盈利反弹,也将14年的年均复利改写为19.8%。
经历过过山车般跌宕起伏的查理·芒格,看着过往16年没有一年亏损,且复利大幅超越自己的巴菲特, 认识到自己没有必要单独进行投资,于是他也在1975年清算了自己的合伙公司,并将自己的资金和巴菲特一起投入到了伯克希尔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