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挑动金融危机
索罗斯等人正是抓住这一要害,从以下三方面来把握进攻时机的。因为以下三方面会更加加剧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使漏洞变得更大:
一是货币贬值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上造成的影响
当货币贬值(汇率下跌)时,以外币计价的债务合约必定会加重企业债务负担,这一点藏也藏不住。与此同时,由于这是货币贬值增加的债务负担,所以实际上这时候并没有增加企业资产,从企业净资产角度看,企业的净资产是减少的。这样就加重了上面所说的这种逆向选择。也就是说,这时候企业净资产的减少会相应降低银行对企业的贷款,企业运行风险越来越大,从而降低企业投资规模和经济活动水平。
例如在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中,印度尼西亚货币卢比在短时间内就贬值75%,这时候用外汇计价的债务就相当于在原来基础上增加3倍,这对企业的打击是致命性的。仅仅因为这一点,许多企业包括资产负债表良好的企业,也会走向倒闭或濒临倒闭的边缘。
这时候索罗斯们进行攻击,能起到墙倒众人推的作用,变得相对容易。
二是货币贬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一般来说,货币贬值会推高通货膨胀,这是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主要表现。但货币贬值在推高通货膨胀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这主要取决于国家金融政策的开放程度和外汇储备多少。所以,从这个角度可以观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体系是否牢固,是否值得信赖,是否经得起冲击,便于确定什么时候发动攻击才是最佳时机。
例如墨西哥1994年发生金融危机后,1995年的通货膨胀率高达50%,这就意味着几乎什么东西的价值都是“拦腰一半”。这还只是一种现实的通货膨胀,潜在的通货膨胀预期有多大更是难以预测。
所以,借用这种现实通货膨胀和预期通货膨胀的相互作用,趁此发动金融攻击,很容易动摇民心,从而乱中取胜。
从相互关系看,金融危机和通货膨胀往往相互交织在一起,从而使得问题越来越严重—通货膨胀加剧,必然抬高银行利率;而银行利率的抬高,又会使得企业因为短期债务和利率上升的交互作用大幅度增加利息支出,彻底压缩流动资金、恶化资产负债表。从全社会来看,这时候的银行信贷和经济活动都会大幅度减少,表现为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恶化。
三是货币贬值对银行业危机的影响
如果说上面所述的货币贬值还只是从企业角度而言的话,那么这种影响必定会传导给银行业,触发银行业的大面积危机。不用说,银行业危机与金融危机之间的联系更密切,甚至可以说是浑然一体的。所以从这个角度看,银行业危机的发生时间和轨迹对发动金融攻击的影响更大。
原因在于,企业和银行之间的这种传导都是基于同一点:以外币计价的短期债务。企业中以外币计价的短期债务,从整个国家角度看,实际上就体现为这个国家银行体系中以外币计价的短期债务。当发生货币贬值,企业以外币计价的短期债务规模大大增加了,也就意味着银行业资产负债表上这一块大大增加了,这样就势必会严重压缩银行业的资金流动性,降低银行资产净值。如果问题比较严重,许多银行就会因为资产状况恶化被迫关门,而这实际上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崩溃即将到来。
综合以上三方面可以看出,这种信息不对称是必然存在的,谁能真正掌握其中有利的一面,谁就会占据先机;这时候如果有足够的实力发动攻击兴风作浪,从中获得的利润是非常可观的。因为你面临的毕竟不是某一家公司或某个行业,而是某个具体国家的财富。
这就是我们看到索罗斯几次挑动金融危机的操作路径之一。
顺便说句题外话,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悲剧发生呢?可以总结出以下几条对策来堵塞索罗斯的漏洞:一是政府在必要时必须干预金融市场,确保金融系统相对稳定,经得起国际游资冲击;二是外汇管制虽然对抵抗金融危机有帮助,但这不是根本原因,不能从根本上杜绝金融危机爆发,金融市场开放是主流、是必要的;三是保持适当的汇率弹性,不要轻易实行盯住汇率制度,盯住汇率更容易引发金融危机;四是政府要注重发展实业经济,合理地把社会富有资金引导到产业中去,避免投资和资产领域经济泡沫过重,否则容易给国际游资炒作创造良机。
在这其中,尤其对新兴市场国家来说显得特别重要。因为这些国家的短期债务多是以外币计价的,容易受制于人;并且,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在应付金融危机时缺乏应有对策和措施,甚至没有起码的能够确保抵御国际游资炒作的外汇储备实力,一旦发生金融危机,经济复苏过程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