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觉醒的初期,券商也得到了空前发展。
1990年,全国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特区证券进入急速扩充的时期。据称,当年设营业部和设立粮站差不多,审批相比现在也简单快捷,基本就是“哪个地方没有就去设一个点”。当年,特区证券是网点最多的证券公司,在深圳的营业部就超过10个。即便如此,特区证券在深圳园岭18栋I楼总部的职工也只有22人,营业面积100平方米左右,既无后来随处可见的电子显示屏,更无观看行情的电脑,只有一块大黑板,上面用粉笔写着当天要交易的每笔股票的交易价格和行情。这个场景不由让人想起香港电视剧《大时代》中的黑板记价岁月—买卖双方每成交一笔,证券部的工作人员就会把已成交的交易纪录从黑板上擦掉。
后来在深圳发展迅速的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源起于深圳国投证券业务部,该营业部是中国证券市场最早的3家营业部之一。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该营业部的股票交易量占整个市场交易量的30%以上。
1994年,深圳国投证券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金1亿元。国投证券在业内开创了多项第一:率先采用电脑辅助经纪交易系统,率先采用证券交易电话委托系统,率先走出深圳在异地开设分支机构,率先一批在国内尝试发行业务。
1996年,深圳市政府为振兴深圳证券市场,在深圳国投证券的基础上战略性改组,成立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券商后来变成了鼎鼎有名的“敢死队鼻祖”。
《股爷,您上坐》一书中记录,上海的三大券商,申银、万国和海通在1988年同时成立。其中申银由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建立,万国是一家股份制证券公司,海通由交通银行建立。
特别值得记录的是,当时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龚浩成不同意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司,他解释说,“这就好像在足球场上,我们只能当裁判,不能下场去踢球”。在这种理性约束利益的背景下,申银证券公司脱离了中国人民银行。1990年9月,成立两年的申银被龚浩成挥刀斩给了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
据说,申银之于工商银行,就犹如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申银在转入工商银行前,唯一的一笔股票买卖是买进45000股电真空。当年买价是102元,卖给工商银行是105元。签字后没几天,电真空股价飞涨到150元,转眼间工商银行赚到1800万元。
在这上海三大证券公司中,相比于股份制的万国,申银、海通受体制内管束较多,衬托出管金生的万国股份制的优势。
万国从3500万元起家,1989年交易量达3亿元,1990年19.7亿元,1991年46.1亿元,1992年89.9亿元,1993年的利润是7000万元。在当时拥有270多家会员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万国交易额独占16.7%0 1993年,首批证券商业信用进行评比,万国获得国内唯一最高级别AAA信用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