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产业包括卫星制造、发射工业、地面设备、卫星应用服务这4大领域。“十二五”前期,我国将陆续发射十来颗北斗二代卫星,后期将开始北斗三代的组网,未来10年将是北斗二代和北斗三代组网的高峰期。
组网的卫星只有到一定数量,组成的网才有较大的商业价值(如导航等)。随着我国卫星发射提速,卫星产业链将整体获益。其中,投资机会主要在卫星制造、卫星应用服务这两方面。
1.卫星制造方面
国际商业卫星市场基本由欧美6家公司垄断,包括美国的劳拉、波音卫星、洛克希德,马丁和轨道科学公司与欧洲的雷兹,阿莱尼亚和阿斯特里姆公司。2009年全球商业通信卫星市场总共签下的33颗通信卫星订单中,这6家公司获得了其中的27颗,占据了将近82%的市场份额。
近年来,卫星研制呈两级化的发展势头: -方面是综合功能更强、功率更大的大型卫星,另一方面则是重量轻、微型化的小型卫星。小型卫星已成为卫星研制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小型卫星和微型卫星相对于传统的大型卫星来讲,技术优点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研制周期短、生产成本低。小型卫星结构简单,并且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思路,从而可以缩短研制周期,并且可以批量生产,降低成本。美国的现代小型卫星,从立项研制到发射,仅需两年时间。
(2)发射成本低。小型卫星既可以利用大型卫星发射火箭的剩余能力进行搭载发射,也可以一箭多星发射,或者用小型运载火箭发射。
(3)组成的星座或编队功能强。小型卫星组成的星座或编队可实现远超过一颗大卫星的功能,且可靠性、适应性和生存能力更强。
(4)军用价值高。小型卫星具有部署快、发射灵活、生存能力强等特点,军用价值更高。
预计未来5~10年全球需要发射200-300颗小型卫星,中国将发射50多颗小型卫星。我国从事小型卫星设计、研制和应用运营的公司有中国卫星。
2.卫星应用方面
卫星应用主要包括卫星通信,遥感和导航三大类业务。目前全球商业运营以卫星通信为主,近年来卫星导航服务发展迅速。2012年之后,伴随我国在轨卫星数量提升,我国卫星运营和应用将迎来转折点。其中,卫星导航短期机会更大。
卫星导航行业的上:游是卫星的制造和发射,下游是终端设备制造商,处于核心位置的是服务运营商。
服务运营商除了提供卫星应用服务,通常还提供核心的芯片或定制的专用设备,这是由卫星服务的赢利模式决定的。卫星服务分为面向大众用户的服务和面向专业用户的服务两大类。其中,面向大众的服务多采取“ 设备收费+服务免费”的模式,用户只需购买内嵌有运营商特制芯片的导航终端,便可享受服务,无须缴纳其他费用。而面向专业用户的服务,除了在设备上赚上- -笔外,还会对服务本身收费。面向专业用户的信息服务,一般由专业的卫星导航服务商运营,以满足行业用户的深度需求。例如:美国的专业车辆的跟踪监控管理就由高通公司和安吉星公司提供。
导航终端的制造方面,由于中国厂商众多,竞争激烈,毛利率很低,利润主要集中在核心的导航模块或芯片上,而这些核心的部件又多由服务运营商所提供,因此,机会主要还是在服务运营商。
我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为庞大的车载或手持导航终端,巨大的基数决定了卫星导航应用方面的巨大市场潜力。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车载导航依赖的是美国的GPS卫星导航系统,导航模块的核心芯片是美国的SIRF3芯片。因此,几乎可以说,我国的导航产品和我国发射的北斗卫星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但随着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二号”发射高峰的临近(预计2012年之前北斗系统完成亚太区覆盖),组网完成后,我国用户将逐步开始使用北斗卫星系统提供的服务,届时基于北斗系统的导航服务运营商才会真正迎来高速增长的机会。
A股上市公司中,北斗星通是民用导航服务运营商的龙头。它目前已为远洋渔业船舶提供基于北斗一代系统的专业用户的运营服务。未来“北斗二号”组网完成后,有望为中国庞大的大众用户提供服务。
国腾电子是军用导航芯片的供应商,在精确制导、无人机、机器人、舰船等领域技术优势明显,公司的“北斗卫星导航应用服务中心一期工程”通过了验收,使公司也具备了北斗导航民用服务资质,我们看好其“元器件+终端+运营商”的经营模式。
四维图新是卫星导航电子地图的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