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可见,被确认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项目具备苛刻的条件,这些条件缺一不可。持有至到期投资属于金融工具范畴,但与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同,在资产负债表中,持有至到期投资按照摊余成本计量。所谓摊余成本,是指其初始确认金额扣除已偿还本金、加上或减去相关累计摊销额并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后的金额。
2.长期应收款
长期应收款项目反映企业融资租赁产生的应收款项、采用递延方式具有融资性质的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等产生的长期应收款项等。对于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企业应当予以扣除。长期应收款对于一般企业并不多见,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应仔细探究那些名义上的长期应收款项目是不是在实质上构成对其他单位的一种变相投资和资金占用。例如,在我国,很多企业将拨付给下属独立核算的分公司的长期资金列入长期应收款,但并没有明确的回收期限,其在实质上已经相当于长期股权投资。
3.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反映的内容主要是企业持有的对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的投资。对于企业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也被纳入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反映。财务会计上所谓的投资是指企业为了获得收益或实现资本增值向被投资单位投放资金的经济行为。
这与一般经济生活当中的投资用语不同,长期投资强调的是一个对外投资的问题,如果投资出去以后投资企业成为被投资单位的股东,这样的投资一般称为股权投资。在日常会计核算中,长期股权投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反映到资产负债表中,该项目的金额代表的含义也比较混乱。比如它可能反映的是原始投资额(成本法),也可能反映的是随着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而按照持股比例予以调整后的金额(权益法),有时候也可能反映所拥有的被投资方账面净资产的份额(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等,建议财务报告使用者能够结合附注信息对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予以分析。
4.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指的是企业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者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其范围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和已出租的建筑物等。需要注意,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的商品房并不是投资性房地产,而是该企业的存货。眼下许多杂志和媒体往往把二者混为一谈,这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投资者的视听。
在会计核算中,投资性房地产有两种后续计量模式: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二是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科学合理的估计。据此,该适用条件是比较苛刻的,一般仅仅在大中城市城区中的房地产才适用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而且一个企业所有的房地产只能选用一种模式计量,而不能两种模式同时并用。因此在资产负债表上,投资性房地产一般是按照成本(减去累计摊销和减值损失)计量的,允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往往涉及企业损益的变化,需要通过附注信息对此予以合理关注。
5.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固定资产是企业经营规模大小的标志,是企业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之一,是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源泉。在资产负债表上,固定资产按照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列示。累计折旧计提存在不同方法,企业通常基于税收方面的考虑而选用不同的折旧方法,由此导致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变化,财务报告使用者需要结合附注信息予以分析,在必要时可以还原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以便考核企业的经营实力,正确评估固定资产的整体运行情况,对其使用效率和综合竞争力水平予以全面而公允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