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根据日常的会计账册记录定期编制财务报表,是其会计核算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个别报表来看,它只汇总了企业的某一类指标,报告某一方面的经营活动或财务收支状况;但从整个报表体系来看,它能综合地或总括地反映出公司在一定会计期间内资金流转、财务状况和盈利水平的全貌,从而满足阅读者对不同会计信息的需要,为做出各种决策创造条件。
然而,财务报表所列示的各种数据,如果不经过比较分析,就其本身而言并无多大意义。例如,某上市公司2009年度实现税后利润(净收益)100万元。很显然,光有这样一个数据并不能说明多少问题。但是,假如我们还了解到该公司2008
年度的净收益只有25万元,这样通过两个数据加以比较就能从中获得更为有用的经济信息。例如,我们手中还有该公司这两年的资产总额和销售收入等数据,并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数据通过某种形式联系起来加以分析比较,结果将会更多的隐含在财务报表中的重要信息被清晰地显示出来。由此可见,财务报表分析的要旨,就是要揭示出一个会计数据与另一个或者几个会计数据之间的关系,以反映各种会计数据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中的重要意义及其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发生的变化趋势和量值。
同样,对于两家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倘若不通过将一个会计数据与另一个会计数据之间的关系揭示出来并进行比较的话,也难以掌握它们的真正含义。例如,有两家上市公司在某一个会计年度所实现的利润总额正好相等。这是否意味着它们肯定具有同样的获利能力呢?在大多数情况下,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两个公司的资产总额可能不一样,甚至还可能相差悬殊。所以,在做出结论前,必须对这两家上市公司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
处在不同地位的人员对于上市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也有不同的需求,对于财务报表的分析也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根据分析的主体是企业经营管理者还是企业的投资者或债务人,可将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分成内部分析和外部分析两大类。前者将分析的重点集中于企业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某些薄弱环节或对企业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分析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进行控制和规划。后者以企业外部形成的利益染团为主体,一般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所以不能直接从企业的生产过程和营销过程中获取所需要的经济信息,而只能依赖于公司的财务报表和有关的财务数据来了解和掌握其过去的经营成绩和目前的财务状况.并在此基础之上形成自己对公司未来盈利能力及潜在风险的判断,为最终做出投资或信贷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然而,即使属于外部分析,不同的外部集团对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也各有偏重。例如,向公司提供短期信贷资金的银行以及在赊购、赊销过程中形成的商业信贷提供者,主要对公司当期的现金头寸和近期产生现金流入的能力感兴趣,因为他们对于公司的要求权都是短期性质的。而要想了解公司对短期债务的支付能力,只需对财务报表进行流动性分析即可得出结论。又如,对上市公司提供中、长期贷款的金融中介机构、公司债券的持有者以及公司优先股的股东对公司的资产和收益所拥有的要求权是长期的,他们对公司在较长时期里形成收入、支付利息的能力以及提存偿债基金的情况感兴趣。
所以,他们对财务报表的分析主要围绕公司的资本结构和长期清偿力来展开;当然,他们同时也关注其他债权人和投资者对公司现金等资产的要求权的情况。再如,上市公司的所有者(普通股东)以及潜在的投资者对公司当期的盈利水平以及在未来的发展潜力尤感兴趣,因为公司股票市价的涨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目前已实现的、未来预期实现的收益情况以及股息和红利发放的数量及其稳定性。